刘縯
刘縯[yǎn](?-23年),字伯升,南阳郡蔡阳(今湖北枣阳)人。汉朝宗室大臣,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同母兄。
刘縯性格刚毅,为人慷慨,喜欢结交豪杰。在王莽篡汉后,他常常愤愤不平,意图恢复汉室江山。地皇三年(22年),刘縯与刘秀等数千人起义,号陵军。他们自称柱天都部,与绿林军结盟。起兵后,取得水大捷,之后收新野、克宛城。更始帝刘玄被拥立后,刘縯被任命为大司徒,封汉信侯。之后,因威名日益盛大令刘玄君臣感到威胁,被拘捕杀害。东汉建立后,刘秀于建武十五年(39年)追谥刘縯为齐武王。
刘縯自起兵到被杀不过一年时间,但如北宋军事著作《何博士备论》中所述,他率兵打仗的能力堪比项羽,所以率领义军所向披靡。后世学者申春生等人认为,刘縯对绿林军的发展壮大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縯,字伯升,南阳蔡阳(今枣阳市)人,是刘秀的同母长兄。刘縯性格刚毅、为人慷慨、志节远大,以侠义之士自居。刘縯自比高祖刘邦,常常讥笑弟弟刘秀,把他比作刘邦的哥哥刘喜,说他只会耕田务农、置办产业。新朝地皇三年(22年),南阳郡闹饥荒。许多人家里的太子宾客都打家劫舍,刘縯家的宾客也不例外,导致刘秀避乱到了新野。
起兵反莽
刘縯从王莽篡汉开始,就常愤懑不已,怀有复兴汉朝的志向,平日里不经营家业,把所有的家产都用来结交天下的英雄豪杰。王莽新朝末年,连年干旱,盗贼群起,刘縯召集这些结交的豪杰,商议起兵反莽、匡扶汉室的大业。大家都认为这是对的,纷纷起兵响应。邓晨起兵于新野,刘秀与李通、李轶兄弟起兵于宛(今南阳市)。刘縯自己召集舂陵(今枣阳市)子弟七八千人起兵,自称“柱天都部”。他还派遣族人刘嘉前往说服新市军、平林军的统帅王匡和陈牧与自己组成联军。
沘水大捷
地皇三年(22年)冬,联军进击长聚,攻克唐子乡,杀死湖阳都尉,接着又攻克棘阳,一路势如破竹。同年十一月,刘縯军欲进攻宛城区,在达到小长安(又称小长安聚)时,碰到王莽的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率领的军队。当时,漫天迷雾,双方交战之后,刘縯的军队大败。刘秀单骑逃走,途中遇到妹妹刘伯姬,带她一起逃走。刘縯的另一个妹妹刘元与她的三个女儿以及弟弟刘仲都死于乱军之中,还有宗族中的数十人也战死。战败后,刘縯收复残兵,据守棘阳。甄阜、梁丘赐将重留在蓝乡,乘胜率精兵十万南渡黄淳水,在黄淳水与沘水之间扎营。并且命军卒拆毁桥梁,显示绝不后退的决心。新市军、平林军看到刘縯军吃了几场败仗,王莽的大军又逼近,都想撤军而去。这令刘縯十分忧虑。
此时,恰好下江兵五千多人到达宜秋。刘縯便与刘秀、李通到他们的军营拜访,要求见下江兵的贤明将领,一起商量大事。众人推举王常去会见刘縯等人。刘縯对王常陈述当前的形势,说明联合作战的好处。王常非常认可刘縯的说法,答应帮助刘縯成就推翻王莽政权,复兴汉室的大业。刘縯便与王常结为好友并承诺事成后,共享成果。刘縯走后,王常便把此事告诉了其他两位将领成丹、张卬[zhāng áng]。成、张二人自觉兵强马壮,反对与刘縯联合。王常便劝说二人,只有顺应民心才能成就大事,如果只靠兵力强大,像秦朝和项羽那般,失了民心也一样会走向灭亡;如今刘縯等人是汉室宗亲,且都能深谋远虑,与他们联合就是顺应民心,一定能成就大业。成丹、张卬二人深以为是,便同意王常的建议,率领新市军、平林军与刘縯军合兵一处。
刘縯于是大宴军士,设立盟约。让兵士休息三天,分为六部。地皇三年(22年)十二月,刘縯乘夜偷袭蓝乡,夺取了全部辎重。地皇四年(23年)正月初一日,刘縯军从西南进攻甄阜军,王常军从东南攻击梁丘赐军。一直打到吃饭的时候,梁丘赐军被击溃,甄阜军见状也四处逃散。刘縯军乘胜追击,王莽军就逃到黄淳水,没有桥梁不能渡河,二万多人被斩杀、溺水而死,甄阜、梁丘赐也被斩杀。
围困宛城
王莽的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听说甄阜、梁丘赐军败,准备据守宛城区。刘縯站前誓师,烧掉积聚的物资打破烧饭的釜,击鼓进军,与严尤、陈茂交战于育阳,大破其军,斩首三千余级。严尤、陈茂弃军逃走,刘縯于是围困宛城,自号柱天大将军。经此一役,刘縯的威名远播,王莽得知后,寝食难安,悬赏食邑五万户、黄金十万斤、位封上公来除掉刘縯。王莽还令长安城中官署及全国乡亭都在门侧堂上画上刘縯的画像,早上起来就要用箭射其像。
迫立新君
自从甄阜、梁丘赐死后,就不断有百姓来投靠起义军,舂陵戴侯曾孙刘玄也加入起义军,号称更始将军。当时,起义军壮大到十多万人。各位将领就商议要推举一位刘氏皇族为帝,南阳郡的豪杰以及王常等人都想立刘縯,但是新市军、平林军的将领平时都放纵、享乐,他们害怕刘縯的严明,而喜欢刘玄的懦弱;因此他们先商定好推举刘玄,然后派人请来刘縯,告诉他讨论的结果。
刘縯却认为此时拥立皇帝还不是时机。第一,现在拥立皇帝,会造成另一只起义军——赤眉军也拥立一位皇帝,这样两支起义军之间就会发生争斗。第二,宗室之间争斗会失掉民心,不利于反莽大业。第三,先称帝会成为众矢之的,会像陈胜、项藉那样难以获得最后的成功。所以,刘縯认为可以等赤眉军先拥立皇帝,如果他们立的是明君,我们就去投靠;如果他们没有立,我们可以等推翻王莽、收服赤眉之后再拥立皇帝。众人都同意刘縯的建议。但是将军张卬眼看自己等人商定好的事情要破产,便拔剑威胁众人。大家迫于压力,只得服从。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二月,刘玄被拥立为帝,是为更始帝,建元更始元年。拜刘縯为大司徒,封汉信侯。这让将领们感到失望,多有不服。
遭嫉被害
拥立新君后,平林军攻打新野,久攻不下。新野县宰对义军说只要刘縯来一封书信,便投降。果然,刘縯军一到新野,城内守军便开门投降。更始元年(公元23年)五月,刘縯军攻克宛城区,守将岑彭被俘。诸将领准备杀掉岑彭,但是刘縯认为岑彭坚守城池,颇有气节,应该赐封爵位。于是刘玄封岑彭为归德侯。六月,刘縯的弟弟刘秀率军击败王寻、王邑的部队。自此,刘縯、刘秀两兄弟的威名更甚。
新市军、平林军的各位将领因为刘縯兄弟的威名越来越大,感觉到了对自己的威胁,都暗中劝说刘玄除掉这两兄弟。于是,刘玄便设计谋害刘縯。他设立酒宴,大会诸将。会上,刘玄取来刘縯的宝剑观赏,此时绣衣御史申屠建立即献上玉。按约定,刘玄举玦为号,诛杀刘縯。但是号令没有发出。宴会结束后,刘縯的舅舅告诉刘縯,这是一场鸿门宴,刘縯逃过一劫。但是刘縯却不以为然,一笑了之。
当初,李轶巴结刘玄,刘秀就警告刘縯,李轶不能再信任了。但是刘縯不接受。刘縯的手下猛将刘稷对刘玄称帝不满,认为应该推举刘縯为帝。刘玄君臣便忌恨刘稷,让刘稷为抗威将军,但是刘稷不受。于是,刘玄便拘捕刘稷,想要杀害他。但刘縯坚决反对。李轶、朱鲔[zhū 朱谋玮]便劝刘玄将刘縯一并拘捕,并于当天将其杀害。东汉建立后,刘秀于建武十五年(39年)追谥刘縯为为齐武王。
人物影响
天凤四年(17年),新市人王匡、王凤聚众起义,数月间反莽义军发展到七八千人。地皇二年(21年),起义军发展到五万余人。刘縯的家乡南阳郡一带也随之骚动。地皇三年(22年)冬,刘縯自己起兵于舂陵,并让邓晨起兵于新野,弟弟刘秀与李通、李轶起兵于宛,自称柱天都部,拉起了南阳第一支反莽武装。起义之初,刘縯军力量薄弱,在小长安聚兵败,弟弟、妹妹及数十族人被杀的不利情况下,整顿兵马,稳住局势。为后来刘秀夺取天下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稳住局势后,刘縯为了反莽成功,主动与新市军、平林军等义军联合,取得了沘水大捷。这是反莽义军的第一次联合,从此义军转退为攻,开始扭转了势单力孤的被动局面。自此,反莽义军一路凯歌。学者申春生认为:“刘縯对促进起义军的联合反莽,做出了很大贡献。”
地皇四年(23年),绿林军接连取胜、队伍空前壮大。于是,各位将领就商议要推举一位刘氏皇族为帝。最后,众望所归的刘縯没有被拥立为帝,而是拥立了懦弱无能的刘玄。遭受排挤的刘縯没有居功力争,而是陈诉自己的观点,认为缓称帝可以延缓起义军之间的争斗,争取联合反莽的胜利是有好处的。又一次维护了起义军的稳定。学者申春生认为:“刘縯以反莽大局为重,临难而维护反莽义军的联合。”
家族成员
以上参考
人物评价
《后汉书》中评价刘縯:“刘縯沉着雄武,举义军,所向披靡。”
宋朝武学博士何去非在其所著《何博士备论》中评价刘縯:“刘縯有妇人之仁。······他率兵打仗的能力堪比项羽,但是深谋远虑的能力远远不及刘秀。”
学者申春生评价刘縯:“刘縯在起兵南阳郡之后,主动谋求起义军的联合,努力维护既成的联合局面,并始终坚持了反莽的正义斗争,对绿林军的发展壮大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者曾维华评价刘縯:“刘縯反莽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农民军杀掉刘縯,实际上是清除了起义军队伍中的一大隐患,因此,我以为刘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是不值得肯定的。”
学者余鹏飞认为:“刘縯在维护起义军内部团结,加强各路义军联合作战等方面起了重大作用,而始终未见他有任何不利于整个义军活动的痕迹,他反莽的历史功绩是应得到肯定的。”
研究书目
《后汉书》
《汉记、西汉年纪合刊》
《资治通鉴》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戏曲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范晔后汉书十四宗室四王三侯列侯传第四.识典古籍.2024-01-23
后汉书·光武皇帝.识典古籍.2024-01-23
宗室四王三侯列侯传第四.识典古籍.2024-01-18
资治通鉴卷第三十八.识典古籍.2024-01-23
范晔后汉书十五列传第五唐章怀太子贤注.识典古籍.2024-01-23
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九.识典古籍.2024-01-23
列传卷第一范晔后汉书十一.识典古籍.2024-01-17
后汉书(全十二册).豆瓣读书.2024-04-30
汉纪、西汉年纪合刊.豆瓣读书.2024-04-30
资治通鉴.豆瓣读书.2024-04-30
东西汉演义(全卷) (平装).豆瓣读书.2024-01-24
东汉演义.豆瓣读书.2024-01-24
后汉演义.豆瓣读书.2024-01-24
东汉演义(上下册).豆瓣读书.2024-01-24
《刘秀传》.豆瓣读书.2024-01-24
《东汉那些事儿》.豆瓣读书.2024-01-17
《秀丽江山(全四册)》.豆瓣读书.2024-01-24
东汉演义 (1991).豆瓣电影.2024-01-17
汉光武大帝 (2004).豆瓣电影.2024-01-17
秀丽江山之长歌行 (2016).豆瓣电影.202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