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宝松,男,沧州市人,2006年从体育大学毕业加入北京特警,2007年新警训练完毕被分配至巡特警总队蓝剑突击队,2007年8月开始学习阻击,2011年5月27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国际警察和军队狙击手世界杯比赛”,齐宝松获个人全能第二名,实现了中国公安民警在国际射击比赛中奖牌“零”的突破。
自幼习武
齐宝松在15年前时,14岁的齐宝松在沧州老家正式拜师练武,就此每天与劈挂掌、疯魔棍、通臂拳24式为伍。有着悠久武术传统的沧州市,民间流传的各路功夫都是将实战中的动作组合到一起,带有极强的实用性。这也使得他后来在报考北京体育大学散打专业时,能在考场上用时16秒KO对手。
不过到今天为止,齐宝松的近战功夫还从来没有在老师同学、战友领导之外展示过。
记者随即问:“要是在街上正碰见几个持刀歹徒行凶,你自己赤手空拳,有把握吗?”齐宝松实话实说:“空手对好几把刀?那可真是没把握。不过要是有根警棍或者随便什么棍子,保守点说,对付4个没问题。”
参加任务
从警5年来,齐宝松先后参与了2008年奥运安保、六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安保等多项重点工作,为众多国内外政界要人提供过安全保卫。作为狙击手,他也曾先后四次前往劫持人质现场,“我参与的每次实战,歹徒都在我们同事的巨大压力下投降,我也就没机会开枪。但是,对我们这些狙击手来讲,不怕开枪,不怕当真击毙歹徒,但我们内心深处,没人真的期待手上沾血。哪怕练上一辈子却没在实战中开一枪,我也不认为这是浪费。”齐宝松说。
荣誉
强手如林
2011年5月27日,“国际警察和军队狙击手世界杯比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既有美国海豹突击队的精锐特种兵,又有来自中东的60多岁老枪王,还有武器虽然欠佳但战斗热情高涨的越南同行。
获得荣誉
一把利刃,刀刃向前插在地上,60米外,齐宝松举枪,轻扣扳机,直径5.8毫米的子弹直接命中刃口,刀锋将子弹切成两半,在后方的靶纸上留下两个弹孔。这可以称得上是齐宝松在刚刚结束的“国际警察和军队狙击手世界杯比赛”中最没把握,但也是打得最精彩的一枪。
在另一个项目里,卡车以每秒5米左右的速度行驶在不太平整的路面上,车上6名选手共有6秒的时间射击50米外的固定目标。在这个项目里,由于齐宝松打出了一颗哑弹,没有得到成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但以齐宝松为代表的中国军警的表现还是让他们赢得了外国选手的尊敬,对此他深有体会。中国警察也曾参加过此前几届比赛,不过始终没能取得名次。由于成绩不突出,赛场上从不引人注目。同行之间流行交换臂章,也都是中国警察追着外国高手去换,唯有这次,在每天公布的成绩栏前,北京特警的臂章被换到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