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陵公主拓跋姓,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北魏公主拓跋焘拓跋焘孙女,拓跋晃拓跋晃之女,拓跋濬拓跋濬姐妹。她嫁给了北燕皇室后裔冯熙,冯熙是冯朗的儿子、冯弘的孙子,魏文成帝皇后冯氏的哥哥。冯熙娶魏文成帝妹博陵长公主,其子冯诞拓跋宏妹乐安长公主,冯熙拜驸马都尉,为太傅。博陵公主的庶女孝文废皇后、冯润成为魏孝文帝的皇后。

人物生平

博陵公主,全名拓跋氏,是北魏景穆帝拓跋晃的女儿。她的兄弟是文成帝拓跋濬。在文成帝在位期间,博陵公主下嫁给了北魏冯太后的兄长冯熙。她与冯熙生有两个儿子:冯诞和冯修。

博陵公主逝世后,冯熙的妾室常氏(即孝文幽皇后的生母)管理了冯家的内事。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三月,冯熙去世。次月,孝文帝元宏下诏迎接冯熙以及博陵长公主的灵柩,并护送到新都洛阳安葬。

博陵公主的父亲拓跋晃被追尊为北魏景穆帝。她的丈夫冯熙,是北魏太傅、昌黎武王,后来被追赠为大司马太尉公。

史料记载

魏书卷八十三上。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

冯熙,字晋昌,长乐信都人,冯太后之兄也。祖文通,语在《海夷传》。世祖平辽海,熙父朗内徒,官至秦雍二州刺史、辽西地区郡公,坐事诛。文明太后临朝,追赠假黄、太师、燕宣王,立庙长安

熙生于长安,为姚氏魏母所养。以叔父乐陵公邈因战入柔然,魏母携熙逃避至氐羌中抚育。年十二,好弓马,有勇干,氐羌皆归附之。魏母见其如此,将还长安。始就博士学问,从师受《孝经》《论语》,好阴阳兵法。及长,游华阴市、河东二郡间。性泛爱,不拘小节,人无士庶,来则纳之。

熙姑先入掖庭,为世祖左昭仪。妹为李治拓跋濬后,即冯太后也。使人外访,知熙所在,征赴京师,拜冠军将军,赐爵肥如侯。尚恭宗女博陵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出为定州市刺史,进爵昌黎王。显祖即位,为太傅,累拜内都大官。

家族成员

父亲

拓跋晃

兄弟

文成帝拓跋濬

阳平幽王拓跋新成

京兆康王拓跋子推

济阴王拓跋小新成

汝阴灵王拓跋天赐

乐良厉王拓跋万寿

广平殇王拓跋洛侯

任城康王拓跋云

南安惠王元桢

城阳康王拓跋长寿

章武敬王拓跋太洛

乐陵康王拓跋胡儿

安定靖王拓跋休

赵王拓跋深

姐妹

章武公主,长女,先嫁穆泰,后改嫁房菩萨。

安乐公主,嫁乙乾归

丈夫

冯熙北魏昌黎王,追赠大司马太尉

儿子

冯诞,娶乐安公主

冯修,娶穆亮之女。

人物影响

政治联姻:博陵公主嫁给了冯熙,这不仅是一次婚姻,更是一次政治联姻。冯熙是北魏冯太后的兄长,这样的联姻有助于加强皇族与重要贵族家族之间的联系,巩固皇权。

贵族家族的影响力:博陵公主的家族背景和婚姻关系体现了当时贵族家族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她的家族成员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文化传承:博陵公主所属的拓跋家族和冯氏家族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他们对于维护和传承当时的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社会地位的象征:作为公主,博陵公主的社会地位是高贵的,她的存在本身就是当时社会等级制度和贵族特权的象征。

历史研究的价值:博陵公主的生平和家族背景为后来的历史学者提供了研究北魏时期贵族社会结构和政治动态的重要案例。

参考资料

《魏书.卷八十三上.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国学导航.2016-12-06

卷十三 列传第一◎皇后列传.国学导航.2024-09-07

资治通鉴.国学导航.2024-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