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海南脆蛇蜥

海南脆蛇蜥

海南脆蛇蜥是爬行纲有鳞目蛇蜥科脆蛇属的一种,是中国特有物种,仅见于模式标本产地海南岛吊罗山新安林场。

生物特征

海南脆蛇蜥的耳孔极小,为针尖状,背鳞20行,背鳞与尾下鳞光滑,体背无深色横斑。该物种已经四肢退化,通身细长如蛇。1号雄性头体长285mm,再生尾长375mm,尾长占全长的1/2以上。耳孔极小,针尖状,远小于鼻孔;有活动眼睑;吻背鼻鳞与单枚前额鳞(额鼻鳞)间有2枚小鳞。体侧各有一纵行浅沟,左右纵沟间上方有背鳞20行左右,下方有腹鳞10纵行左右,背腹鳞均平滑,仅在体后部1/3的中央6行背鳞微弱起棱。通身粉红色,头背及背正中8行鳞片具深褐色细点斑,尾两侧各有一深色细线纹。

生活习性

海南脆蛇蜥是我国特有种种。仅见于模式标本产地海南岛吊罗山新安林场。模式标本采于海拔950m地方。

保护级别

海南脆蛇蜥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参考资料

@三亚,海南周刊 | 海南热带雨林:爬行动物栖乐园.今日头条.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