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生卒年不详,约15世纪-1479年),字廷张,山东长清城南李庄人。明朝官员,同进士出身。天顺元年(1457年)中进士,担任监察御史,历任南、浙江省等地,弹劾浙江赃吏四百余人,被人称为“铁御史”。后奉召编集陕西延绥土兵,回朝后担任太仆寺少卿,巡查京畿马政。成化十三年(1477年),升任右佥都御史、左都御史,督查漕运,与平江伯陈锐共事。次年去世,皇帝特命赐祭葬。
人物生平
李纲幼年随父进京,天顺元年(1457年)进士。历任南直隶、浙江巡按御史。巡按浙江时,弹劾贪官污吏400余人,时人视之为“铁御史”。后奉旨编集陕西延绥士兵。其后还京,历任太仆寺少卿、巡按畿辅马政。在京任官时,有关衙门馈赠一律推却不受。成化十三年(1477年),迁右佥都御史。后升任左佥都御史,成化十四年(1478年)出督漕运,成化十五年(1479年)卒于任。死后家中竹筐里只有几件破烂衣裳,同其共事的平江伯陈锐感动地流泪称赞李纲:“君子也!”李纯皇帝得知后,特诏赐祭葬。当时人也称道其政声。
人物评价
陈锐:君子也。
《明宪宗实录》:纲负干局,不为物屈,居官能自守。
《明史》:①纲清刚似李侃,为时所重。②熊概以下诸人,强干者立声威,恺悌者流惠爱,政绩均有可纪。
亲属成员
李纲之父为李琮,仕至朔州市判官,封赠山西省道监察御史,赠太仆寺少卿。李纲之子李惯,仕至河南按察司照磨。三世孙李兴善是明嘉靖间进士,初仕宁津、山西洪洞等地,后官至山西按察司副使,进阶中宪大夫(正四品)。
人物争议
卒年
中研院校勘本《明宪宗实录》,在卷一百九十二记载陈锐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七月,曾就担任“左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廵抚凤阳县等处”的李纲去世之事上奏,请求皇帝破例赐予祭葬,皇帝特准但要求下不为例;在卷二百一十六又记载“左佥都御史、总督漕运”的李纲在成化十七年(1481年)六月去世,陈锐上奏请求赐予祭葬,获得准许,此外还有对李纲履历和事迹的简要说明。两处记载时间不同,但所涉人物、事件有重合之处。
《明史·李纲传》在人物履历和事迹上采信了后者的记载,而在人物的卒年问题上,称李纲是在出督漕运的次年去世(“逾年卒”)。而李纲出督漕运,是在成化十四年(1478年),则李纲卒年应为成化十五年(1479年)。吴廷燮《明督抚年表》亦引用其他版本的《明宪宗实录》,称李纲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卒于漕运总督任上,且同年七月,张瓒被任命为漕运总督,担任该职直到成化十八年(1482年)去世。综上,李纲卒年当为成化十五年(1479年)。
官职
关于李纲总督漕运时的官职,中研院校勘本《明宪宗实录》、《明史·李纲传》均作“左佥都御史”,《漕运通志》作“佥都御史”,惟《明督抚年表》引据其他版本的《明宪宗实录》,称李纲为“右佥都御史”。实则李纲在出督漕运的同时,即由此前的右佥都御史升为左佥都御史,总督漕运期间不应为右佥都御史。
参考资料
宪宗纯皇帝实录 卷一百八十三 成化十四年 十月 九日.국사편찬위원회.2019-03-06
宪宗纯皇帝实录 卷一百九十二 成化十五年 七月 二十九日.국사편찬위원회.2019-03-06
明史·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国学网.2019-03-06
宪宗纯皇帝实录 卷二百十八 成化十七年 八月 十三日.국사편찬위원회.201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