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枪虾

枪虾

枪虾(Alpheus heterochaelis),鼓虾科鼓虾属的一种小型海洋甲壳类动物。其身长约5cm,生活在热带海洋的浅水区,拥有一大一小的一对不成比例的,枪虾几乎都生活在海底,极少离底游泳,部分种类能在低盐环境生存,常见于红树林、江口和深海。

枪虾生活在热带海洋的浅水区域,猎食时会将巨螯迅速合上,喷射出一道时速高达100km/h的水流,将猎物(如小鱼、小虾、小螃蟹等)击晕甚至杀死。这样高速的水流会发生气穴现象(cavitation),形成一个极小的低压气泡,这些气泡从发出到破裂只有十亿分之一秒的时间,而且爆破的时候温度会达到4700度,所以它们很容易捕获猎物。当水压回复正常,气泡崩裂并发出啪嗒的声音。枪虾在闭合这对巨大螯时能产生高达210分贝的声音,这种声音不仅可以用来捕捉猎物,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干扰潜艇的声纳系统。枪虾与虾虎鱼搭档,枪虾挖洞邀虾虎鱼同住。它们常于洞口徘徊,虾虎鱼为枪虾预警,枪虾至少会将一根触须搭在虾虎鱼身上,虾虎鱼逃进洞,枪虾也会紧跟。

形态特征

体躯结构:枪虾的体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由13节构成,背面及两侧被一片甲壳(头胸甲)覆盖,眼的全部或部分被头胸甲前缘覆盖。头胸甲光滑,前端突出形成额角,额角一般短小或全无,且不呈锯齿状。

附肢特征:枪虾的附肢包括口器、颚足和步足。头部的附肢有2对触角、1对大颚和2对小颚。大颚有门齿部及臼齿部,功能主要用于抱持或咀嚼食物。胸部的第1步足通常为钳状,左右多不对称,形态是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

腹部结构:腹部由7节构成,包括6个腹节和1个尾节,腹节之间分离,能够自由屈伸。尾节宽而短,呈舌状。

鳃的类型:枪虾的鳃有侧鳃、关节鳃、足鳃和肢鳃。

分布栖息

主要集中在热带亚热带的浅海区域,尤其是印度洋西太平洋区的种类最为丰富。少数种类则生活在寒温带。几乎所有的枪虾都栖息在海底,极少离开底部游泳。此外,部分枪虾能够适应寡盐环境,生活在红树林、江口和深海地区。在栖息环境和生态习性方面,枪虾多为穴居或潜伏生活的种类,常见于海洋的硬底质和软底质环境中,有时在物种和个体数量上占主导地位。

生活习性

共生伙伴

枪虾几乎都生活在海底,极少离开底部游泳,且有些种类能够在低盐环境中生存,常见于红树林、江口和深海地区。在社交行为方面,枪虾通常表现出一定的共生关系,许多种类与其他生物如海绵、刺胞动物门软体动物门、棘皮动物、其他甲壳亚门螠虫动物门和虾虎鱼等共生。这种共生关系不仅为它们提供了栖息地,还可能在捕食和防御方面提供帮助。关于领地性,枪虾在其栖息地中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的领地行为,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它们通常会在自己的洞穴或栖息地周围活动,维护自己的领地,防止其他同类或竞争者的入侵。

在活动模式上,枪虾的生活习惯包括在夜间或黄昏时分更为活跃,利用其强大的前肢进行捕食和防御。它们的附肢形态多样,适应不同的功能,如捕食、游泳和挖掘等。总的来说,枪虾的生活习性体现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既是底栖生物的组成部分,又与其他生物形成了复杂的生态关系。

觅食行为

枪虾是杂食性动物,经常以各种小型海洋动物为食,包括植物病原线虫甲壳亚门、贝类和小鱼。它们也以藻类为食,但这仅在实验室环境中有记录。它们的大部分食物是通过伏击猎物并使用它们折断的爪子产生水柱来杀死或击晕猎物而获得的。

防御行为

枪虾是一种非常具有领地意识的虾,具有多种表现出领土防御的手段。领土入侵经常发生。当这些互动发生时,它们通常从防御的雄性和入侵的虾(无论是雄性还是雌性)之间的对峙期开始。在这次对峙中,动物的触角接触,两只动物都折断了它们修改后的钳子。在最初的对峙之后,如果互动是在两只雄性或目前属于一对雄性-雌性的防守雄性与一只闯入的雌性之间进行的,则其中一只虾将成为主导,而顺从的虾将撤退。如果互动发生在未配对的雄虾和未配对的雌虾之间,它们通常会形成一夫一妻制。一旦确立了主导地位,顺从的虾,如果它是入侵者,就会退回到原来的领地;如果是防守的虾,它会撤退寻找新的领地。这些相同的相互作用发生在保护配偶和卵或美国白灯蛾时。化学信号还用于标记领土并警告入侵者。

生长繁殖

求偶过程

枪虾和大多数其他虾一样,是一夫一妻制的,繁殖周期与雌虾的蜕皮周期直接相关。雌性蜕皮后有一段短暂的几个小时,在此期间它们会进行性接受。化学信号和修饰钳子的“发射”是化学感应和机械感应信使,它们会发出这个交配窗口何时打开的信号。

生长阶段

繁殖特征:枪虾是雌雄异体的生物,雌性具有抱卵的习性。雌性在排出受精卵后,这些卵会粘附在其腹肢上,直到孵化出幼体。雄性通常在第二腹肢上具有特化的附肢,这在繁殖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独特行为:在繁殖过程中,枪虾的雌性会将受精卵粘附在自身的腹肢上,这种行为有助于保护卵子并提供适宜的环境以促进孵化。

攻击特征

枪虾的攻击特征主要体现在其强大的大螯和独特的攻击方式上。枪虾在遇到敌人时,会迅速开闭其大螯的指,发出响声如小军鼓,这种行为是其防御和攻击的一种表现。在攻击时,枪虾使用的特定生理结构包括其大螯的特殊发声结构。早期研究者认为,大螯的可动指上有杵突,不动指上有臼窝,当两指骤然合拢时,杵突会打入臼窝,产生强劲的水流并发出响亮的爆音。最近的研究则表明,当枪虾的大螯快速合拢时,会产生高速水流,导致水压急剧降低,瞬间形成水泡,水泡破裂时发出的声音就是其攻击的表现之一。综上所述,枪虾的攻击特征包括其强大的大螯、快速的合拢动作以及通过水流和声响来威慑敌人。

主要价值

科学研究价值

生态和生物学研究:枪虾在群体中发出的声响形成强烈的噪音,能够干扰水下通讯、声制导武器和潜艇的侦查等活动。这一特性引起了海洋生物学和水生学工作者的关注,研究枪虾的发声习性和声响性质有助于理解其生态角色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分类学和系统发育研究:枪虾的形态特征细微,种间差别小,长期以来被视为真虾分类研究中的难点。通过对枪虾的系统分类学研究,可以澄清混淆种和同物异名,解决疑难种及近似种的鉴定问题,进而完善分类系统。这对于其他真虾的多样性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分子生物学的应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枪虾的研究不仅限于传统的形态分类,还包括系统发育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揭示枪虾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史,为理解其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关事件

当枪虾打出“响指”时,其研究领域涉及生物学、声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等学科。若想人工“再现”这一过程亦离不开仿生学的介入和研究。随着能够产生空化气穴的仿生“空气炮”技术的诞生,其在热钻探等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蔚为可观,传统的机械钻探工程,需要使用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钻头在钻井液中进行钻探。但若能使仿生“空气炮”技术和PDC钻头技术强强联手”,便可在钻井液环境下产生空化气穴,进而引发岩石表面产生细微裂纹。如此一来,不但钻探效率能够进一步提升,还会很大程度地降低钻探的成本。

参考资料

枪虾是海洋目前已知唯一真社会性的动物.海友网.2025-03-02

野性珍灵:虾虎鱼与枪虾——白夜同行.野性珍灵:虾虎鱼与枪虾——白夜同行.2025-03-02

水下神枪手.水下神枪手.2025-03-02

BAW.Alpheus heterochaelis .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