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入戏》是由巴西博伟国际发行的105分钟爱情影片。该片由古埃尔·阿拉俄斯执导,瓦格纳·马拉、莱提西娅·萨贝特拉、安德拉·贝尔特奥、José Wilker等主演,于2008年11月14日在巴西上映。
该片讲述了两个演员在《特里斯特拉姆和伊瑟尔特》这部中世纪的浪漫爱情故事剧中饰演情侣。现实中这对情侣在爱情路上遇到了许多障碍——欲望、嫉妒、程序化。分开后他们在巴西东北部一个边远的乡村再次相遇,并重拾旧情的故事 。
影片简介
经典爱情故事之所以恒古流传,其力量所在,不只是故事。托戏剧强大“催情”力量的福,演员安娜和导演佩德罗排演话剧《崔斯坦与伊索德》时坠入爱河,可惜他们亦如剧本为误会所害。所幸,要挽回爱情,只要记得,不要乱搞发明创造,只要老老实实偷师古人就可以了。舞台上、镜头前,男女主角一遍遍重复着令人心旌荡漾的爱情道白,那比酒还浓烈的生死与共的誓言,让他们无法出戏,又何况银幕前的你呢? Drawing a parallel with the romance of Tristan and Isolde, the movie is a dramatic comedy with some elements of lyricism.
两个演员在《特里斯特拉姆和伊瑟尔特》这部中世纪的浪漫爱情故事剧中饰演情侣。在台下,这对情侣在爱情路上遇到了许多障碍——欲望、嫉妒、程序化。分开后他们在巴西东北部一个边远的乡村再次相遇,并重拾旧情。剧本将《特里斯特拉姆和伊瑟尔特》的故事与主人公的爱情关系交织,对话机智幽默。整部片子结合了古典与诗歌的抒情元素,值得细细品味。
幕后花絮
《爱情入戏》在文艺腔的浪漫和辛辣幽默之间找到了平衡,《特里斯丹和绮瑟》里的对白,成了他们传情达意的工具,而这个关于忠贞的悲剧,在剧情一再被篡改后,就成了另一出影射他们感情问题所在的讽刺剧。影片的台词也编写得很精妙,引经据典让角色抒发感情的方式变得诗意跳跃,又对影视业虚伪一面处处埋伏了机敏的反讽。对真爱的定义,《爱情入戏》并没有给出更高深的解读,但故事的鲜活让这些小道理传达给观众的过程变得十分自然愉快。加上南美高地壮丽的风光、养眼的男女主角,再拌上以影视工业内幕做基础的搞笑佐料,不失为可看性较高的小品。
表现手法
《爱情入戏》在前半段就用花哨的剪切镜头和滚烫的情欲画面吸引住了观众,可惜这三板斧亮得太早,后面就有些了无深意。男女主角在戏剧里上演一场永恒的悲剧,现实中他们的爱情被处理得有点喜剧化,轻浮、不切实际。这点在几个配角(助理、被潜规则的男演员、个性十足的大牌演员等)身上就体现得非常明显,他们出场时几乎都是以搞笑内容为主,从未真正想让观众静下心来去作一番思考。
关于爱情的台词一长段一长段地出现,“永夜的黑暗”、“爱情的誓言”,初始还觉得有些动人,后面念叨个不停就显得刻意做作了。影片刺探的无非是一个老套话题,翻啊翻,过了半天观众发现其实没什么新鲜东西。最致命的地方在于,《爱情入戏》真正演绎了一部电影如何变成一部肥皂剧的可能,后面你爱我、我爱你,互相欺骗和角力的桥段更是有些滑稽搞笑,一路奔着典型的爱情喜剧去了。
影片评价
影片堪称精致,摄影、美术赏心悦目,表演、配乐煽情到位。不过,在故事情节上,影片显然经不起推敲。面对越来越难拍的爱情戏,主创们使用的策略可以概括为:引经据典、移花接木、来点艺术。引经据典使影片开了个好头,古典剧目新编拓宽了爱情主题的时空维度。但随着电视台、肥皂剧的介入,在移花接木的铺陈段落,戏剧艺术青年去指导名著改编肥皂剧,就开始使影片走向失衡。异域风情和俊男情敌的情节元素略显轻浮,质地打了折扣,也使影片显得有些头重脚轻。一部本该靠明星、热吻、靓装或者怪力乱神打动人心的商业电影试图“来点艺术”的心态使它多少有点东施效颦的嫌疑。
演职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参赛片:《爱情入戏》.搜狐.202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