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课程设计过程研究》是由教育科学出版社于2008年4月1日出版的一部学术著作,作者是吕立杰。该书属于“现代课程与教学研究新视野文库”的一部分,旨在通过结合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经验,深入探讨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大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内容简介
《国家课程设计过程研究》是针对国家课程设计的一项研究成果。书中详细阐述了新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课程设计的历史背景、发展进程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作者采用质的研究方法,试图重现课程改革的不同阶段及其相关事件,揭示了“新课程”设计的起源、动机、步骤和程序,并剖析了课程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关注重点和决策文化。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基础教育课程设计的发展脉络,也有助于他们掌握课程改革和课程设计的核心理念。
图书目录
前言
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新课程的设计:作为研究的问题
理解与解释:本研究的方法论
理解历程:获取资料的方式与过程
本研究的性质与价值定位
本研究的框架与思路
第一章
国家课程设计的理论视域
国家课程设计:作为一种课程政策的制定过程
(一)课程政策与课程政策的制定
(二)20世纪末国家课程政策制定的典型案例
(三)课程政策制定过程的本质
国家课程设计:作为大规模课程开发过程
(一)课程开发的内在元素与外在因素
(二)国家课程开发的模式
国家课程设计:作为课程研究的过程
(一)西方课程设计中研究倾向的演变
(二)对课程研究的范式理解及方法论定位
(三)当代课程研究的两种旨趣:课程开发与课程反思
第二章
我国课程设计的研究与发展回顾
我国课程政策沿革
(一)新中国社会变革中的课程变革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课程政策文本的变化
实践中的课程实验进展
课程理论研究进展
课程研究与课程政策
(一)我国的课程研究与课程政策
(二)课程研究与课程政策关系分析
第三章
新课程研究的开端与政策问题的确定
新课程研究的开端
(一)课程改革背后的素质教育
(二)“93年课改”:基础与超越
课程政策议程的确定基础
(一)基础教育课程状况调查
(二)国际比较研究
(三)课程变革经验研究
核心政策文本的确立
(一)《纲要》根本的着眼点
(二)28次斟酌修订
(三)争论、澄清与遗留的问题
第四章
课程方案的规划过程
新课程设计人员的确定
(一)隐名项目招标
(二)成立大学课程研究中心
课程标准设计的过程要素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设计
(二)高中课程标准的设计
评估与决策:课程政策的合法化过程
课程标准实验情况的考察:信息回馈
课程标准的修订:继续开放的系统机制
第五章
课程标准设计中研究者的审议与决策
异质的追寻:课程设计团队的构成
异中求同:课程设计中的协商文化
(一)冲突与沟通
(二)谁是决策者
“零选择”——一个争论与妥协的故事
执行审议的必要条件
第六章
课程标准内容选择与组织的价值倾向
寻找学科的哲学本质
课程标准内容选择与组织的要素
——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
课程标准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倾向
(一)课程意识形态的把握
(二)矫正缺失
(三)“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
(四)融合稳固的学科疆界
课程标准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尺度
(一)追寻理想
(二)兼顾可能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过程的程式与特征
三种视角下的新课程设计过程
(一)新课程设计:作为大规模课程开发过程
(二)新课程设计:作为课程政策的制定过程
(三)新课程设计:作为课程研究过程
课程决策方式是实践理性的审议
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的顺序性
新课程研究的方法论特征
新课程设计与课程研究旨趣
(一)研究旨趣发生了变化
(二)课程研究的实践使命
参考资料
国家课程设计过程研究:以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为个案 .读书网.2024-09-06
国家课程设计过程研究.豆瓣读书.2024-09-06
国家课程设计过程研究:以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为个案.缺书网.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