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斯塔夫·库尔贝(法文全名:Jean Desire Gustave Courbet,1819年6月10日—1877年12月31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弗朗什孔代地区奥尔南,法国画家,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代表。
18岁时,进入柏桑松皇家学院,由雅克·路易·大卫的学生弗拉儒洛授课。1840年11月,居斯塔夫·库尔贝赴巴黎学习法律专业,因未通过大学考试转而研究艺术,从而走上了艺术道路。1844年,居斯塔夫·库尔贝的作品《带黑狗的自画像》第一次入选沙龙,并凭借该作品崭露头角。1850年起,居斯塔夫·库尔贝逐步积累艺术与社会地位,1855年完成《画室》。1865年,居斯塔夫·库尔贝绘制《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在1853年时的肖像》,以纪念刚逝世的蒲鲁东。1869年,他旅居诺曼底登陆的艾特塔,创作了多幅风景画。1870年,他当选法国国家博物馆主席,主要负责战乱期间首都文物的保护工作。1871年2月至3月,居斯塔夫·库尔贝首次介入政治,参选立法与市政选举;5月16日,文当广场纪念柱被推倒,他因此遭到逮捕,法院判处其监禁六个月、缴纳罚金并没收全部财产。1872年6月初,刑满出狱的居斯塔夫·库尔贝,在曾为他治疗的杜瓦尔医生处暂住。1873年,因无力承担纪念柱修复费用,他流亡瑞士。1877年6月,布罗格利政府下台引发议会解散,政治动荡打乱了他返回法国的计划;12月31日,居斯塔夫·库尔贝因水肿在瑞士图尔・德・佩尔兹病逝,享年58岁。
居斯塔夫·库尔贝的绘画建立在观察现实的基础上,他认为画家应该去描绘自己周围的生活和景色。风景画在居斯塔夫·库尔贝的作品中占很大比例,他的风景画构图简洁直白,特别擅长聚焦近景,无论是翻滚的波浪,还是陡峭的悬崖,都展现出雄伟的气魄。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1819年6月10日,居斯塔夫·库尔贝出生于法国东部弗朗什孔代地区奥尔南的一个富裕农家,18岁时,进入柏桑松皇家学院,由雅克-路易·大卫的学生弗拉儒洛授课。1840年11月,居斯塔夫·库尔贝赴巴黎学习法律专业,因未通过大学考试转研究艺术,从而走上了艺术道路。
艺术生涯
1844年,居斯塔夫·库尔贝的作品《带黑狗的自画像》第一次入选沙龙,并凭借该作品崭露头角。1848年2月,法国爆发推翻路易·菲利普一世统治的革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取代七月王朝。彼时身在巴黎的居斯塔夫·库尔贝目睹了民众反抗,起初并未积极参与;同月,夏尔·波德莱尔、尚弗勒里、夏尔・图宾参与革命,邀请他为《公共卫生报》绘制封面。这一年,他开始创作《奥尔南的晚宴》,随后又完成《奥尔南的葬礼》,该画作展出后在法国内引起轰动,让他一举成名。
1850年起,居斯塔夫·库尔贝逐步积累艺术与社会地位,1855年完成《画室》。19世纪60年代,他创作了一系列契合法国传统审美的裸体作品;1861年2月,在安特卫普世博会期间的艺术研讨会上,他以“现实主义之父”身份发表演讲,内容几天后刊载于《安特卫普先驱报》。1865年,居斯塔夫·库尔贝绘制《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在1853年时的肖像》,以纪念刚逝世的蒲鲁东。1869年,他旅居诺曼底登陆的艾特塔,创作了多幅风景画。1870年,他当选法国国家博物馆主席,主要负责战乱期间首都文物的保护工作,还曾提议并联合众人通过拆除文当广场纪念柱的请愿书。
1871年2至3月,居斯塔夫·库尔贝首次介入政治,参选立法与市政选举;5月16日,文当广场纪念柱被推倒,他因此遭到逮捕,法院判处其监禁六个月、缴纳罚金并没收全部财产。1872年6月初,刑满出狱的居斯塔夫·库尔贝,在曾为他治疗的杜瓦尔医生处暂住。1873年,因无力承担纪念柱修复费用,他流亡瑞士,同年将《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在1853年时的肖像》托付给杜朗・吕埃尔画廊。长期的苦难与债务几乎让居斯塔夫·库尔贝陷入谵妄,1876年12月5日,他在给卡斯塔那利的信中,将自己的诉讼案比作“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认为随时可能遭受致命一击。
1877年6月,布罗格利政府下台引发议会解散,政治动荡打乱了他返回法国的计划;12月31日,居斯塔夫·库尔贝因水肿在瑞士图尔・德・佩尔兹病逝,享年58岁。
人物作品
创作特点
题材
居斯塔夫·库尔贝的绘画建立在观察现实的基础上,他认为画家应该去描绘自己周围的生活和景色,而对当时主流画坛上的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不感兴趣,还认为它们推崇备至的历史画没有资格重现往昔,艺术唯一可能的来源是画家自己的体验。库尔贝在发现生活中平凡的美和朴实的外光技巧方面,给予后来的印象派画家们重要影响。当他将目光聚焦于生活中粗粝的一面时,无疑也把社会问题融入了画面,因此他笔下的乡绅、农民和工人形象,极大挑战了当时学院派的艺术观念。
构图
风景画在居斯塔夫·库尔贝的作品中占很大比例,他的风景画构图简洁直白,特别擅长聚焦近景,无论是翻滚的波浪,还是陡峭的悬崖,都展现出雄伟的气魄,同时注重对对象细微变化的处理,给人一种安宁、坚定而永恒的美。他用阔大的画笔和刮刀涂上去的颜色,为物体增加了结实沉重的分量,景色似乎比真实事物更富有“重量感”和“体积感”。这种技巧的运用中夹杂着一些飞白枯笔效果,使作品在坚实中产生微妙的变化。
色彩
居斯塔夫·库尔贝的作品《猛烈的海浪》非常有代表性,描绘的是广阔空间中一个个波浪的瞬间形象,集中体现了他的风景作品中,明亮处和暗淡处都是由碎片式的颜料组成的。库尔贝拥有出色的油画技艺,他的画作厚重、结实,强调对象的质感。库尔贝最显著的技巧之一,就是保持颜料的饱和与色彩的丰富。
作品赏析
1844年,库尔贝的作品《带黑狗的自画像》第一次被沙龙展接受,他开始在画坛拥有一席之地。《带黑狗的自画像》中,库尔贝以微微扬起的脸庞面向正前方,眼神里满是天真、自信及戏谑,黑色的帽檐和卷曲的长发将他的脸完整框住,拥有丝滑皮毛的黑狗安静地待在一旁,轻松愉悦的神情和主人如出一辙。在远处亮丽风景的衬托下,山谷中的他和狗显得尤为突出,手杖和书籍放置于画面左侧,凸显出浓郁的个人色彩。从画作痕迹来看,库尔贝首次使用刮刀来涂抹颜料,这也成为日后他的画作特征之一。除了这幅画,库尔贝在艺术生涯里创作了不计其数的自画像,有抱头瞪眼的《绝望的人》,还有眼神迷离、姿态安逸的《抽烟斗的自画像》。人们对此常常评价为库尔贝的极度自恋,用来证明他的潇洒放荡,也有人分析指出,众多的自画像是库尔贝在那个动荡年代疏解内心情绪的方式,恰恰证明了他对社会和人民的关切和担忧。
1844年—1854年,库尔贝创作了《受伤的男人》。库尔贝喜欢把自己画入作品中,反映了这个年轻的艺术家对从北欧到威尼斯的前辈艺术的折衷主义思考,以及对后期浪漫主义风格的兼收并蓄。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时常可以感受到他已经定型的气质和他对自己赖以成名的才华的自信。此作便是其中的一件,作品描绘的是一位受伤的躺在森林中的年轻男子,他双目紧闭、浑然忘我的脸庞还流露出了内省的情绪。在这里库尔贝把自己比做失败的决斗者或是刚和恋人分手的受挫男子,仿佛在吐露内心的感受。这幅作品的笔法虽然是现实主义的,却也被赋予了沿袭浪漫主义肖像画中所特有的充沛情感。
1854年至1855年期间,居斯塔夫·库尔贝创作的布面油画《画室》,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该画一共画了23个人物,所有被选入画中的具体人物形象与细节,都是经过他再三选择才安排上去的。作者把对他的生活和思想以及有影响的朋友和他曾经画过的模特集中在一个画面上,此外还集中了上流社会各个阶层的形象。该图人物众多和含义丰富,回忆和展示作者从1848年至今的艺术创作生涯,表现了法国社会的缩影,并寄予了一个意味深远、富有哲理性的内涵。画中质朴不加修饰的人物形象,各色人等一同登台的开创性绘画理念以及对现实世界真实的艺术反映,都体现了作者鲜明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居斯塔夫·库尔贝的父亲是一位在奥尔南及弗拉热(Flagey)两地拥有不少土地、经营农业与畜牧业的农场主,为人大方慷慨。母亲出身于一个从事法律工作的世家,是性格通情达理的女性。库尔贝的家境比较富裕,他有 3 个妹妹,后来她们都曾给他的作品当过模特,尤其是他最小的妹妹朱丽叶特(Juliette Courbet),在库尔贝的艺术生涯和逝后的纪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外祖父伍多(Oudot)是位共和主义者,曾参加过 1789 年法国大革命,这也许对库尔贝的政治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情感生活
1947年9月,居斯塔夫·库尔贝和维吉妮・比内生下了他们的爱情结晶,但他们始终没有结婚。
后世纪念
2013年,居斯塔夫·库尔贝家乡奥尔南(弗朗什-孔泰大区的一个小镇)建立了库尔贝博物馆。2019年6月10日,为纪念库尔贝诞辰两百周年,库尔贝博物馆开办“严培明对话库尔贝”展览,展示库尔贝《世界的起源》系列作品以及中国艺术家严培明的画作。
人物评价
库尔贝自幼天赋聪颖、相貌出众,既高傲自大、自命不凡,又热情奔放、慷慨大方,从中学时代就成为同龄朋友们心悦诚服的领袖。(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评)
库尔贝具有出色的油画技艺,他的画作厚重、结实,强调对象的质感。(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陆琦 评)
20世纪立体派的出现是有两位艺术家给铺平了道路,一个是保罗·塞尚,另一个是库尔贝。(英国艺术评论家约翰·伯格 评)
参考资料
“观世界”与“览中国”的双向对话.人民网.2025-08-01
法国现实主义画派画家——居斯塔夫·库尔贝.法国现实主义画派画家——居斯塔夫·库尔贝.2025-08-01
大画家库尔贝:个性乖张的“自画控”.百家号.2025-08-01
人民画家库尔贝.百家号.2025-08-01
Artprice:居斯塔夫-库尔贝两百年诞辰纪念能让其在艺术市场苏醒.美联社.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