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第一中学
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第一中学,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坐落在济南市柳埠镇政府驻地,是一所镇办九年一贯制学校。
简介
济南市历城区柳埠中学,省级规范化学校,它北依闻名遐迩的四门塔,东屏神奇的女郎山,西邻通灵的凤凰山,南隔玉符河与九顶塔民族风情园相望,真可谓古塔相伴,青山环抱,绿水萦绕,实乃读书学习的最佳之地。
设施
学校始建于1995年。自1995年始,通过合班并校,集中优势资源,全镇由最初的八处初中学校合并为柳埠中学。学校现有24个初中教学班,学生2560人,教职工16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5.2%。学校占地80亩,生均34.2平方米。建筑面积10786平方米,生均使用面积6.9平方米。馆藏图书53502册,生均27.9册。物理、化学、生物均为双实验室,教学仪器配备达省一类标准。多媒体室、语音室、微机室、音体美劳技室、科技活动室等功能用房及设施配备均达省一类标准。学校建有两座学生公寓,可容纳2000名学生住宿。学生餐厅可满足1500名学生同时就餐,基本形成了寄宿制封闭管理的格局。
办学宗旨
学校一贯坚持“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信任教育”为统领学校教育教学的理念,努力构建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新型关系,形成了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的新局面。
教育教学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的规范化水平逐年提高。自1996年至今,先后十次获历城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的殊荣。2001年被授予“济南市师德教风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同年学校通过了济南市义务教育示范乡镇达标验收,2005年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2007年被授予济南市首批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学校贯彻“教师发展学校”的教师观,多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以“名师培养”工程为突破口,有效带动了全校教育教学的更优化。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省级优秀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教学能手1人,区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8人。市百佳教师、优秀班主任9人,区百佳教师优秀教师20余人。多人次在全国、省、市获优质课、论文、竞赛辅导奖。
组织领导
校长:宗德宝
书记:李晋京
教导处:陈允红(业务副校长),孙德涛,王云
政教处:陈法国,刘庆勇
总务处:苏纯才,高庆武,肖永刚
初一级部:陈允成,刘庆勇,王长菠
初二级部:王云,饶崇福
初三级部:刘善军,青华,孙德胜,赵延勇
财务处:肖法宝
规章制度
历城区中小学行为习惯:
1、学生衣着整洁得体,朴素大方,不穿奇装异服,有条件的学校统一校服,学生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不留长指甲,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个人卫生好。
2、举止文明,待人有礼貌,使用文明用语,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讲普通话
3、学生就餐排队不加塞,不喧哗,就餐秩序好;爱惜粮食,注意节约。
4、自行车摆放整齐,校园内无骑车现象,学生出入校门要下车。
5、学生课间操集合要做到快静齐;队伍整齐,口号响亮,精神面貌好;大课间规范有序,活动有特点。
6、升国旗仪式,学生队伍整齐,口号响亮。唱《国歌》声音洪亮。
7、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课堂秩序好。学生自习认真,不交头接耳,不下座位,不随便出入教室。学生早读,声音洪亮,认真,无交头接耳现象,不提前出教室。
8、学生情趣健康,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参加迷信活动;看有益的图书、报刊、录像,不进营业性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厅、酒吧。
9、爱护公物,不乱涂抹、乱刻画。
10、学生课前一支歌内容健康,有激励教育意义,组织规范,学生认真,效果好。
11、学生按时作息,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
12、学生在宿舍内不喧哗,宿舍干净卫生,物品摆放整齐,听从老师的管理。
13、课间学生不追逐打闹、喧哗,不吃零食,不乱扔赃物,不随地吐痰。
14、同学间互相帮助,和谐相处,不叫侮辱性绰号,不以大欺小。
15、学生在校外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规范自己行为,不打架,不骂人,不乱扔垃圾,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特色课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要把教学内容整版整版地“刷”到屏幕上,追求所谓的“省时、省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只能储存72个项目,如果“超载”,学生会无法接受,影响教学效果。表面上加快了教学进度,增大了题目的训练量,实际上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所以教师在追求“高效率、大容量、高密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记忆负担,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具体操作时,应注意控制显示的容量和速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看清、看懂,并要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推理,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避免走过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的高度和谐、统一的有机部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不是简单地应用于教学,不是“电(脑)灌”代替了“人灌”,不是“信息技术越多、越有滋味,整合就越充分”,也不是“制作一个课件或调出一段录像了事”,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具体地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功能分为三种:学习对象、学习工具和教学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包括信息技术的科学知识、基本技能、良好的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可以被用来获取、存储、处理信息;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部分替代或促进思维;应用信息解决问题。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和管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是这三种功能的协调发展。可见,信息技术应该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从而在课程教学中达到改善学生学习的目的。
大事记
一九七六年始,全镇共有七处联办中学,分别为:柳埠联中,突泉中学,李家联中,李家塘联中,闫家联中,窝铺联中和黄巢联中。一九九五年,柳埠联中,突泉中学,闫家联中合并定名为柳埠镇第一中学,学校迁址于柳东村,金牛山脚下,占地面积33300平方米,规模24歌教学班,校长王加举。一九九六年,在校长和全体师生的努力下,通过“普实”和“普九”验收。一九九八年,首批教师安居工程启动,次年竣工。二000年,合并李家中学、黄巢中学,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校长陈发琛,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二00一年,校长韩培明,学校扩建,第一幢可容纳600人住宿的学生公寓楼建成。二00二年,修建校大门,拓展整修门口十米宽公路。二00三年,合并李家塘中学,办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重点中学上线人数首破百人大关。二004年,建南教学楼和女生公寓楼,新征运动场,筹集资金,装饰旧教学楼,校园全面硬化绿化,各功能室装配达国家一类标准,通过市义务教育规范化乡镇验收。二00五年,完成运动场建设,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第九次被评为区级现金单位,合并窝铺中学。二00六年,确定了“文化立校”的发展目标,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立足于乡土特色,编写了校本课程《柳埠神韵》,创建了以柳埠人文历史、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名山名泉独具地方特色的内涵文化。被评为“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二00七年,大力推行“4+1”课堂改革模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学校连续八年保持中考质量评价全区第一,被授予“山东省教育基地”“济南市教学师范学校”“优秀家长学校”和“历城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