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副军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在西安市编设试验训练基地,是全军首批开展军事学研究生教育的院校之一,也是最早开展信息战理论研究的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31年创立的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和1946年创建的东北民主联军总部通讯学校。学院曾数次迁移校址,15次更改校名。2017年5月,以原国防信息学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西安通信学院为基础组建信息通信学院。
截至2024年6月,学院校区分布鄂陕两地,占地总面积近3000亩,主要担负生长军官高等教育、生长军官分流转轨培训、生长军官任职培训、现职军官基本培训、现职干部轮训、研究生教育、预选士官培训、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士官升级培训等9种类型培训任务,培训对象包含现职军官、生长军官、学兵和士官等多个层次。学院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现有专业技术少将1人,专业技术二级、三级2人,博硕士研究生导师222人(含外聘12人),军队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1人。
历史沿革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是2017年7月,根据中央军委《军队院校、科研机构、训练机构调整改革实施方案》和国防科技大学暂行编制,以原国防信息学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西安通信学院为基础组建的。其前身前身可追溯到1931年创立的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和1946年创建的东北民主联军总部通讯学校。
红军通信学校
红军通信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931年2月,时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训练班先后变更为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中央军委通信学校、中央军委电讯工程专门学校、晋冀鲁豫军区通信学校。在此基础上,1948年11月创建中原军区电信专科学校。之后,历经辗转、数易校名,“文革”中被撤销,1975年移至武汉,1986年定名为通信指挥学院。2011年更名为国防信息学院。
东北民主联军总部通讯学校
东北民主联军总部通讯学校,始建于1945年。1986年改名为东北民主联军总部通信学校,始建于1945年,以后相继更名为东北军区通信学校、中南军区通信学校、第四通信学校、汉口通信兵技术学校,1978年在西安市正式恢复组建为有线电通信技术学校,1986年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西安通信学院。
办学条件
教学培训情况
截至202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主要担负生长军官高等教育(含英烈子女和干部子女)、生长军官分流转轨培训、生长军官任职培训、现职军官基本培训、现职干部轮训、研究生教育、预选士官培训、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士官升级培训等9种类型培训任务,年培训量约10000人。培训对象包含现职军官、生长军官、学兵和士官等多个层次,覆盖军委、战区两级联指和军兵种部队信息通信领域各个层级,累计为部队培养输送16万余名军事通信人才,全军通信部队90%的团以上领导干部在学院接受过培训。
在日常教学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着眼作战任务、作战对手构设逼真战场环境,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性开展实装教学训练和考核;在发挥传统教学手段优势的基础上,借助智慧教室、模拟训练馆、VR虚拟现实技术等,拓展学员能力提升平台;利用教学管理信息平台实施全程考评,结合考评情况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学效果。
师资队伍
截至202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现有专业技术少将1人,专业技术二级、三级2人,博硕士研究生导师222人(含外聘12人),军队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1人。先后有1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9人被评为全国、全军优秀教师,16人被评为原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被评为全军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先进个人,1人获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282人次获军队院校育才奖,8人获原总参“人梯奖”,2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67人次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2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十二五”期间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点,1个湖北省特色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形成了以军事学为主体,以工学为补充,以军事信息学为龙头,以军队指挥学、军事装备学、军事训练学和军队政治工作学为支撑的新型学科体系。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截至202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已发展成为16个全军性的教学科研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基地),有122个实验室(含1个军队重点实验室),拥有各类通信装备300余台(部)。学院拥有图书馆馆舍面积10209平方米,阅览座位1180个,馆藏纸质图书19.62万余种、72.93万余册,现有电子图书350万余种,电子期刊9238种,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含各类数据库约55个,数字信息资源总量达到143.7TB。
科研成果
“十二五”以来,学院共承担国家、军队(省、部)级以上课题823项。其中,国家级47项,军队级460项;共获科技进步奖114项。主要包括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82项;获部级以上学术研究成果奖81项。其中,全军军事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全军通信兵战法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获国家和国防发明专利20余项;向军委首长和机关呈报研究报告63份;出版学术专著76部。
校区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地处中南重镇武汉,在西安市编设试验训练基地。总占地总面积2972.66亩,呈“两地七区”的分布式格局。
参考资料
信息通信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24-06-20
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4-03-22
红军无线电通信的建立.人民网.2024-06-20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中国教育在线.2024-06-20
武汉两军校获准更名 系军校大规模改革的一部分(2).中国新闻网.2024-06-28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聚焦前沿技术 拓展教学平台.北青网.2024-06-20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网.2024-07-03
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网.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