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研究版)》是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课堂内外杂志社、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大学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特殊教育领域期刊。
基本介绍
《大学》(学术版)(原名《大学·研究与评价》,以下简称《大学》)以“传播大学理念,丰富大学文化,促进大学发展”为办刊宗旨,崇尚“有文化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文化”,推行站在文化发展与创造的视野上对大学复杂的现实问题与事件进行深刻观察、思考和研究,同时又以便于文化传播与弘扬的简约方式对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可读性强的表达,实现学术与文化的结合。
我们期待:让《大学》走进大学,让《大学》服务大学,让《大学》引领大学,让《大学》成就大学!让《大学》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
《大学》的栏目将调整为八个板块,用稿原则与规范也将进行相应调整(详见《用稿原则和规范》)。
l高端访谈
——推出对各国政府或国际组织的官员、大学校长、学者、企业家等人士的访谈,读者可从中了解社会各界高端人士对如何办大学的思考。
l学人语思
——推出对大学的理性思考,读者可从中认识现代大学理念,体验大学文化。
l理论前沿
——推出有关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学科建设、教学改革、教师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学评价等专题内容的理论思考或政策分析文章,读者可从中了解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发展与学术前沿。
l专题调研
——推出有关高等教育发展状况、重大政策实施以及改革中的重要问题的调查报告,读者可从中认识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l经典案例
——推出直属高校、地方高校、高职高专、民办高校的成功办学案例或特色办学经验剖析,读者可从中体验大学的多样化发展模式,领略不同大学追求高水平发展的战略与举措。
l域外视界
——推出有关境外大学发展历史、现状与问题的研究成果,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l新书评介
——刊登新书讯息,读者可以了解大学研究最新动态。
办刊历史
2006年12月,《大学·研究与评价》创刊,刊期为月刊。
2009年第10期起,该刊更名为《大学(学术版)》。
2012年,该刊成立杂志理事会。
2014年4月,该刊更名为《大学(研究版)》。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大学(研究版)》主要设置高端访谈、学人语思、理论前沿、专题调研、学术争鸣、经典案例、域外视界、新书评介等八个栏目。
截至2015年1月,《大学(研究版)》编辑部有编辑9名、美编1名,编委会有顾问4名、编委24名。
办刊成果
根据2020年9月28日中国知网显示,《大学(研究版)》共出版文献2672篇。
根据2020年9月28日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大学(研究版)》共载文1757篇,基金论文575篇。
收录情况。
《大学(研究版)》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
影响因子
根据2020年9月28日中国知网显示,《大学(研究版)》总被下载561592次、总被引9403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241、(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151。
根据2020年9月2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大学(研究版)》被引量为2948篇、下载量为24417篇;据201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来源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49,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70种)中排第3770名。
文化传统
办刊宗旨
《大学(研究版)》以“传播大学理念,丰富大学文化,促进大学发展”为办刊宗旨。
投稿须知
一、投稿内容
字数:5000—6000字为宜;中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作者姓名;作者简介(包括单位,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单位地址,邮编,E-mail,联系电话);中英文摘要,一般为100-300字,请阐明文章的观点及研究方法等;中英文关键词,一般为3-5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正文;注释(脚注);参考文献。
二、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依次包括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文献起止页码,文献标准编号。
请作者分别以发邮件和邮寄的方式,给编辑部提供电子稿及打印稿各一份。请勿一稿多投。稿件投寄后2个月内未接到该刊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恕不退稿。
注:1. 在不违背作者基本观点的基础上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删改,不同意者请在投稿时说明。
2.该刊所发文章观点皆属作者个人观点,文责自负。
3.凡向该刊所投稿件,若录用,该稿件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转播权、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自动转让给该刊。该刊所刊发的内容已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所编制的相关数据库收录。凡被该刊录用的稿件将同时通过因特网进行网络出版或提供信息服务,稿件一经录用,将一次性支付作者著作权使用报酬(即包括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等各种使用方式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