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翼”是一款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水下滑翔机,具备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该系列水下滑翔机能够适应多种海上观测任务,涵盖300至7000米的不同作业深度。它配备了多种海洋探测传感器,如温度、盐度、溶解氧等,以满足中国的海洋观测需求。2017年,“海翼”水下滑翔机创下6329米的下潜深度世界纪录,并被选为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研发背景

水下滑翔机作为一种新型水下机器人,以其高效能、长续航力以及低成本等特点,适用于长时间、大范围的海洋探索。它可以搭载多种传感器,用于收集海洋环境的各种参数,对海洋资源开发和灾害预防有重要价值。

研发历程

“海翼”水下滑翔机的研发始于2005年,当时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国内首次研制出原理样机,并于2008年成功研制出工程样机。此后,通过多次海上试验,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和科学数据。2016年,“海翼”7000米水下滑翔机创下了中国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记录。2017年3月,“海翼”再次刷新世界纪录,下潜至6329米。同年,大规模组网观测和新纪录的创造证明了其性能的可靠性。2018年,“海翼”首次参与北极科考,显示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应用潜力。

成果意义

“海翼”水下滑翔机的成功研发对中国海洋环境监测、资源勘查等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它的出现不仅打破了国际上的下潜深度记录,还显著提升了中国水下滑翔机的续航能力和自主移动观测能力,使得中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具备此类能力的国家。这一成就对于构建新一代智能移动海洋观测网络、提高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水平具有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

【科技】大国重器——海翼号.weixin.2024-11-06

“海翼”号滑翔机.新华网.2024-11-06

6329米刷新世界纪录!中国自主研发海翼号水下滑翔机成深潜第一.百家号.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