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坊庄圣灵石,又名砂礓石、砂、列礓、黄土砂礓,生长于河南省白寨镇油坊庄的砂礓黑土层中。这种石头造型美观,观赏性强,有艺术价值。它得名圣灵石,是因为释本清禅师曾写过一首诗。
名称来源
2011年春,释本清禅师做一梦。睡梦中树林田野被春天渲染成一片嫩绿,充满生机。他驾着祥云到西方圣山参拜佛祖如来,佛祖见他到来就微笑着睁开双眼,信手给他一块奇石:“这是一块能生长的灵石,集天地灵气,诚信布施,广开智慧,福报无疆,因果具现。”佛祖说罢对他长袖一挥,让给他回到尘界广泛布施。醒来后回忆梦中情景,佛祖赐给他的灵石形似生姜,有白色生长根脉,供奉厅堂能使人广开智慧,天人合一,祛灾祈福。作《七律·梦佛祖赐圣灵石》一首:“东风昨夜染林田,梦驾祥云参佛禅。微笑如来开闭目,轻拈圣石赐予前。生姜胜似医愚昧,堂殿恭安佑大全。广袖一挥尘界下,诚心四散果因连”。并四处寻找。
第二年秋,本清禅师来到河南省,在一友人处看到有几块梦中奇石,问起来历,友曰:此石是从白寨镇油坊庄所得。在当地此石叫砂礓石,李秋林收藏甚多,形态各异。有的形如龙虎凤鹊,有的形似菩萨罗汉,生长在红土地下。有的深埋黄土地里,有的裸露在山崖上,土岩边,田埂上。虽然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但据李秋林介绍,只有有缘人方能得到。本清禅师向友人讲述梦中参拜佛祖,佛祖赐灵石让其广布,佑人大安一事后,友人认为是佛缘,遂赠之。本清得到此石,如获至宝,命名为圣灵石。此为油坊庄圣灵石之来历。
生长构成
圣灵石是由黄土中的钙质形成的结核病。由于结核形似生姜或泥偶,故又称黄土小僧,是人们对黄土结核的一种俗称,是土壤中的石灰质结核体。主要由碳酸钙和土粒结合而成,不透水,大的呈块状,小的呈颗粒状。礓,词典解释是一种不透水的矿石,块状或颗粒状。此石生长于砂礓黑土层中。砂礓黑土是分布于中国淮河的一种耕种土壤。砂礓黑土由于剖面上部有“黑土层”,下部有“砂礓层”,所以群众通称“砂礓黑土”。砂礓黑土是淮河流域平原地区分布很广的一种颜色较黑的半水成土,也是一种古老的土壤。油坊庄在伏牛山嵩山山脉向东延伸的余脉处,是山区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丘陵地区。地表是黄善土,粘性不大,下过雨不泥泞,但不保。下层是红胶泥土层,圣灵石就生长在此土层之下的五色土中。再往下就是白色石灰岩石层,是烧生石灰的上等材料。
人文价值因油坊庄紧连儒释道聚集圣地嵩山,地脉富有灵气,圣灵石充满神奇,多有吉祥圣物形出现。其地形平缓空阔,犹如佛家胸襟;沟壑纵横,彰显大地神力。油坊庄圣灵石能生长、有灵性、有生命力,造型美观,观赏性强,有艺术价值。此石是检测地旺的生态之石。油坊庄有一种地层叫列礓层,土地保墒庄稼生长,就靠此层。此石在土壤湿度、温度、成份等条件适宜的土壤中,汲取周围钙质,聚集凝结,不断生长,若破坏了它所处的条件,就停止生长。因此对环境生态要求较高。此地人们有凿崖而居的习惯。在打土窑洞时,专门把窑洞打在此土层中,冬暖夏凉,不裂不开,坚固耐用。如果把此石做成盆景放在厅堂,照常生长,改善了你居住的环境,能使你的居住地接地气,与天地融合,天人合一,产生能量,旺宅旺人旺才旺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