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襄

刘襄

刘襄(?—公元前 170 年),原名为项襄,是战国末年楚国名将项燕的第三子。

汉王二年(前 205 年),他在定陶区归顺刘邦。刘邦称帝后,英布黥布反叛,刘襄以大谒者的身份跟随刘邦平叛。高帝十二年(前 195 年),刘襄受封桃侯,食邑一千户,还曾担任过淮南市知府

人物生平

刘襄,原为项襄,项燕第三子。

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项襄在定陶战役中被著名汉将灌婴击败,归顺刘邦,此后便一直默默无闻。等到项羽项籍被刘邦消灭后,项襄和其余项氏宗族被赐为刘姓。直至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淮南王黥布反叛,刘襄才以大谒者的身份跟从刘邦平叛。叛乱平定后,刘襄担任淮南太守。

高帝十二年三月丁巳(前195年),受封桃侯,一千户。

刘盈七年(公元前188年),刘襄因为有罪免,桃侯国除。

吕雉二年(公元前186年),吕后为收买人心,再次封刘襄为桃侯。

刘襄做了16年桃侯,(逝世),谥号“安”。嫡长子刘舍(初名刘)继承爵位

谥号解释

《谥法》:“好和不争曰安;兆民宁赖曰安;宽容平和曰安;宽裕和平曰安;所保惟贤曰安;中心宅仁曰安;修己宁民曰安;务德不争曰安;庄敬尽礼曰安;敬而有礼曰安;貌肃辞定曰安;止于义理曰安;恭德不劳曰安;静正不迁曰安;懿恭中礼曰安;凝重合礼曰安。”

由此得知,“安”是个美谥,刘襄的性格应该是随和的,随遇而安的。

在秦末汉初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性格平和的项襄对残暴冲动的侄子项羽逐渐失望,尤其是项籍派遣黥布杀害了楚怀王心之后,项襄更是心灰意冷。终于,在定陶战役失败后,他选择了归顺刘邦。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项襄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他的子孙后代皆因为他的选择而享受荣华富贵。

可能有人会对“项襄被赐为刘氏”鄙夷,认为项襄没有骨气。其实,在那个年代,男子称氏不称姓,氏代表着地位的尊贵并可以改变,但姓不会改变。项襄被赐为刘氏,正是地位尊贵的表现。至于项襄是楚国王室芈姓还是姬姓,那就有待后人考证了。

亲属成员

参考资料:

史书记载

据《汉书》记载:“以客从,汉王二年从起定陶,以大谒者击布,侯,千户。为淮阴守。项氏亲也,赐姓。”

《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参考资料

项羽的亲戚,被刘邦下令改姓,在衡水生活了80多年时间.今日头条.2023-12-07

史记(全十二册).微信读书.2024-05-31

汉书.微信读书.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