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庄镇
徐庄镇位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徐州市东部25公里处,南接伊庄镇、西靠张集镇、大庙街道,北连紫庄镇,南接陇海铁路、徐海公路、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连霍高速、北京-台北高速公路呈“十”字型纵横贯通,京沪高速铁路穿境而过,并设中心车站,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仅20公里,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全镇总面积132.59平方千米(2019年),总人口73841人(2019年),辖22个行政村。陇海新城所在地。徐庄镇作为“东进”战略主阵地、主战场、主力军,新建的徐州五环路,金港路东延,和平大道,彭祖大道 ,昆仑大道 ,344省道,助推陇海新城和东部物流新城建设。以打造“精品徐庄,宜居镇区”依托徐州五环路的建设,形成产业鲜明配套完善布局合理的产城融合的卫星新城。
历史沿革
1957年设徐庄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64.5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辖龙田、河湾、黄集、岗楼、来安集、黄庄、岳庄、周庄、腰庄、太平、土楼、王桥、乔庄、金井、汪赵、张家、黄庄、徐庄、吴集19个行政村。
2000年4月,撤销毛庄乡、徐庄乡,合并设立徐庄镇,面积132.6平方千米,人口6.51万人,辖3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邀庄村。
2000年4月1日,徐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调整铜山区乡镇行政区划,撤销毛庄乡、徐庄乡,将这两个乡的原辖区域合并设立徐庄镇,实行镇管村体制,镇政府驻邀庄村。区划调整后徐庄镇行政区域132.6平方千米,人口6.51万,辖38个村委会。原毛庄乡位于铜山县东部,距徐州市城区23千米,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20千米。魏单公路过境,北沿陇海铁路,徐洪河流经境内。
1958年成立毛庄公社,1983年改毛庄乡。
1996年,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赵集、重埠、薛东、薛西、贺窑、圣人窝、三楼、王楼、河北省、马湖、时楼、毛庄、山黄、安乐、赵、吴楼、野窑、苑山
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徐庄镇位于徐州市东郊20公里处。南与伊庄镇相邻,北与紫庄镇隔京杭大运河相望,东与大许镇接壤,西与大庙镇相邻。
2、气候:徐庄镇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合于农作物生长。平均降雨量868mm,最大日降雨260mm,常年主导风为东北风,平均风速为3.2m/s,最高气温40.5度,最低气温零下18.8度,最大冻土层23cm。
3、水文:徐庄镇地势为南部丘陵、北部平原地区,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高程31-28m,地下水位稳定在13米左右,地下水较丰富。
4、地质:镇区土地呈黄褐色,属黄泛冲击平原地带,镇区受郯庐断裂带控制,抗震设防裂度为七度区。镇区范围内无大的断裂滑坡、岩溶现象,均属适宜的建设用地。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庄镇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
全镇水系较多,分别为京杭大运河、徐洪河、刘禅河、周庄大沟、房亭河、己庄大沟、陇海铁路南北沟、吴西大沟。境内农副产品较丰富,有小麦、棉花、水稻、油料等,主要副业有种植畜牧鱼产蔬菜瓜果林业等。根据地质勘测部门提供资料,地下有少量的矿藏和煤炭资源。
行政区划
2014年:徐政发〔2014〕24号,市政府关于将铜山区徐庄镇交由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的通知徐庄镇由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有利于全市的发展、有利于开发区的发展、有利于徐庄镇的发展。希望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主动对接,搞好服务。徐州徐庄镇行政区划范围
代码城乡分类
320312117:
人口民族
徐庄镇下辖的22个行政村、111自然村所属区域,行政区域面积132.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73841人,常住户数21207户。
文化
该镇域南部为徐州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吕梁风景旅游区,规划范围涉及二个镇(徐庄镇、伊庄镇),规划总面积:18平方公里,景区内人文景观丰富,历史古迹众多,有战国墓群址、孔子庙遗址,文徵明碑刻《疏凿吕梁洪记》、岳飞碑刻等,其中明朝文征明的《疏凿吕梁洪记》碑刻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历史传说纷纭众多。自然景观优越,景区内大小山头28座,水库5座。林木茂盛,郁郁葱葱;水源充足,大小山泉十几眼,清澈见底,远近闻名的吕梁市奇石产于风景区内。
交通
徐庄镇位于徐州市东郊30公里处,东与铜山区大许镇接壤,南至吕梁风景,西邻大庙街道办事处,北靠京杭大运河,距京沪高铁站区15公里,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20公里。运河支流房亭河、陇海铁路、323省道、魏单路、徐连高速公路东西方向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
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淮海新城区域定位,五环路、和平路东延、344省道交通管网建设三大历史机遇;突出产业发展、民生实事、土地治理、基层党建四大重点;着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民生幸福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土地治理工程、脱贫攻坚工程、党建创新工程六项重点工作。
社会
徐州经开区徐庄镇以“1+4”社会治理模式为抓手,以整合网格管理和指挥平台为突破,着力加强基层联动体系、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上下联动、简约高效、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以“党员中心户”为枢纽,构建“1+7+N”志愿服务体系。以“小网格”为载体推行“微治理”,实现党建入网格、服务入网格、治理入网格。打造出“上面千条线、基层一张网”的“民生服务网”,推动服务零距离、全覆盖,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改革注入强大的推动力。
旅游
圣人窝风景名胜
圣人窝景区三面环山,一面傍水,景区总面积约十平方公里。2004年被江苏省列为自然生态保护区,2009年参加“徐州市十佳魅力乡村”评选,被评为“最具历史文化乡村”。圣人窝因2500年前孔子观吕梁洪而留宿在此而得名,其原始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累积交相辉映,圣人窝樱桃更是响誉四方。2018年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第三批试点村庄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庄镇山黄村圣人窝。圣人窝村位于徐州市徐庄镇南部,昌梁山区东部,面积173.35公顷,共有家庭住户298户,常住人口1016人,主要产业为中国樱桃种植、加工和文化旅游业。圣人窝村是徐州市镇村布局规划确定的重点特色村,也是闻名遐迩的孔子观洪遗址所在地,周边旅游资源丰富,景点相互串联,山区名胜古迹、文武二圣雕像、孔子观洪遗址可形成丰富的旅游行程线路,具备创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的良好条件。
圣人窝乡村美景
吕梁石产地
在圣人窝村南、吕梁市白楼村以东几座大山上,是我国著名的吕梁石产地,《尚书·禹贡》中记载“泗滨浮”就是指的这个地方。吕梁脉系奇石系古代泗河与黄河汇流之处。由于受自然风化,形成不规则而排列有序的竖形洞穴,少者一二层,多则七八层。有如烧香黄土般的色彩与洞穴相互层叠,有象形、殷红、白纹等品种,以“漏、透、奇”而著称,在全国闻名遐迩,国内许多著名的藏石皆出于此。文人墨客和商贾穿梭于农庭家院赏宝集石,形成了亮丽而独特的奇石文化。
圣人窝水库位与北面。在修建的时候是铜山区第三大水库。面积约为1000亩,卧于贺山、小洪山之间,四季碧波坠天,鱼游水底,棹荡云峰,雁去雁归,鸥群翔集,美在夜间星月同沐水中,灯火随波摇灿,更有那觅食兴浪的鱼儿,不时传出尾鞭拍水之音,如歌如诗,是垂钓休闲的好去处。
圣人窝村栽培中国樱桃历史久远,据传说是孔府的泊来品,当苏北大地还大面积残留着严冬韵味时,该村已是樱花争艳,春机盎然了。是故,圣人窝又得了个别名‘樱桃沟’。中华当代布衣诗人黄新铭先生曾来此观樱花,咏七绝一首“晚霞初月两茫然,闪闪灯光小渡船。唯问樱桃何日嫁,东风已到码头前。”在该村的水边茂林中,房前路旁边、沟坎山坡上到处都是樱桃树。该村樱桃因地理小气候和土质,品质与别地樱桃大不相同圣人窝村随处都是樱桃树。特别是花开和车厘子成熟的时候。会吸引很多外地游人。
获得荣誉
2020年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庄镇土楼村: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公布,土楼村跃然榜中,没错,就是咱们徐庄镇的土楼村!成为经开区建区以来,赢得的第二个全国文明村!
徐庄镇全国文明村
2021年苏田园联发【2021】1号:徐庄镇山黄村圣人窝被命名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了第六批次特色田园乡村名单圣人窝名列其中。
参考资料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庄镇镇村布局规划.徐州自然资源和规划网.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