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梗紫菀(学名:Aster dolichopodus)是菊科紫菀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省西部及西北部,如马尔康市、大金、甘孜藏族自治州等地。生长于海拔2,400米至3,2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沟边、低山草坡或路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植株
茎
茎直立,高50-85厘米,上部有分枝,被开展或上部被俯伏的长毛,下部有较密的叶。
叶
下部叶在花期枯落,较小;中部叶长圆披针形,长4-7.5厘米,宽0.6-1厘米,基部近等宽,圆形,常抱茎,或几有耳部,全缘或上部有1-2对小尖头状齿或浅齿,顶端镰状渐尖,边缘平,上部叶较小,线状披针形,全部稍厚质,上面被伏糙毛,下面色较浅,被较长的、沿脉被更长的粗毛,有缘毛,中脉在下面凸起,侧脉不显明。
花
头状花序径3-4厘米,4至十余 个,在枝端单生或排列成伞房状,花序梗长4-15厘米,有线形苞叶。
总苞半球形,长约5毫米,径7-10毫米;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被密腺毛,外层长圆披针形,草质,仅基部革质,有短缘毛,内层倒卵状披针形,除上部及中脉草质外革质,有短缘毛。舌状花约40个,舌片浅蓝紫色,长1.5-2厘米,宽1.5-2毫米。管状花长5毫米,管部长2毫米,上部被微毛;花柱分枝附片线状披针形。冠毛1层,浅红色或基部白色,长达花冠裂片的基部或与管部等长,有不等长的微糙毛。
果
瘦果倒卵圆形,长3毫米,宽达2毫米,除厚边肋外,一面有肋,被短粗毛。
花果期
花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长梗紫菀生于低山草坡、沟边及路旁。海拔2400-3200米。
分布范围
长梗紫菀产于四川省西部及西北部(马尔康市、大金、甘孜藏族自治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