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伯仲教授,1939年生于辽宁省北镇市,农家子弟;自幼喜欢字画,六岁即能写出一手好小楷,展示出聪颖的书画天赋。九岁师从著名书画艺术家畅寿鹏老先生,学艺三年,打下了坚实的书画基本功。十九岁(1958年)考取东北美术专科学校(现为鲁迅美术学院),得到著名山水画家孙恩同老先生的青睐与传授。1963年毕业。
人物经历
杜伯仲教授曾于1968年至1982年步入仕途,先后於吉林省委、北京市委任秘书、副秘书长、秘书长等职,经历艰险坎坷。这其间尽管政务繁忙,但始终不忘心爱的书画艺术,从未间断书画学习与探索。
1982年辞别仕途,全身心投入钟爱的美术教育事业,直至退休。这期间是杜伯仲教授国画创作的高峰黄金时期,在热心培育美术人才的同时,笔耕不懈,佳作频出,曾于《人民画报》《中国书画报》《中国收藏》等数十家报刊发表。佳作《晨曦》,运用精细微妙之光影刻画群侧之脉理、向背凹凸、远近,立体感极强尤其近峰之霞光,更暗示“晨曦”之来临,堪称神来之笔。反映小平南巡历史功绩的宏篇巨著《东风吹来满眼春》,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与赞赏,是一篇当今红色国画作品的经典。
1997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娄师白等十几位中国画坛名家一齐,为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老干部“夕阳无限好老干部联谊会”现场挥毫,获得特高评价。参于1998年的“海峡两岸教授名家画展”、“中日文化交流画展”、“中国名家书画新加坡展联谊会”及1995年的中国著名画家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举办的文化交流展览。多次荣膺金银奖,获得国画大师称号。
杜伯仲教授退休后,更是专心致志,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中国画的创作、研究与著述上,画作颇丰,分别在吉林省、沈阳市、锦州市、北戴河区、北京国家美术馆、天津市、武汉、海口市、三亚、深圳市、珠海市等地举办数十次个人画展,反响甚大。其作品分别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北京人民大会堂、多家中国驻外大使馆收藏;社会团体,各界人士收藏其画作,也不计其数。
杜伯仲教授在致力于国画创作的同时,在如何传承与发扬国画艺术瑰宝,如何创新开拓、结合自己数十年来的艺术实践,对国画艺术进行了深入探索与研究,先后出版发行了《中国画技法点滴》《中国山水画技法浅说》《中国花鸟画技术浅说》《杜伯仲国画选集》等多部理论著作,其中《中国山水画教程一书》尤受行内与社会各界欢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为此一版再版,还是供不应求。就此书在社会上流行的盗版本,也有5—6种不同版本,可见此书之影响力。
杜伯仲教授画作颇多,内容广泛,其中尤以大幅山水画见长。其中较有影响的名作有《大好山河》《黄山妙境群峰烟》《长江三峡图》《长城》《长征》《万帆皆顺》等。
杜伯仲教授不仅画好,人品也好,其谦虚谨慎,乐于助人,胸襟坦荡。其常言:一位画家创作的作品,是其本人的品格、艺术格的代表更是一个人的脸面与名誉。一幅作品不认真、不负责,就丢掉了自己的名誉。所以每幅作品必须认真负责。金钱事小,名誉事大。画的不满意就撕掉重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参考资料
著名画家杜伯仲 东湖公园免费授徒.新浪网.2017-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