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叶野桐
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密生星状毛。叶互生,宽卵形,不分裂或三浅裂,长4.5一11厘米,宽4—10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平截或楔形,边缘有稀疏锯齿,两面有星状毛与褐色腺体,背面灰白色,毛更密;产江苏省南部,生于丘陵和山坡的灌木草丛间。
形态特征
叶柄密生柔毛。花单性异株,无花瓣;雄穗状花序顶生,不分枝或基部略有分枝;雌穗花状序顶生或侧生,花萼3——6裂,雄蕊50——65,花药2室,子房3—4室,花柱短,2—3,羽毛状。果近球形,密生软刺与星状毛;种子近球形,直径约3毫米,黑色。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丘陵和山坡的灌木草丛间。
分布范围
产江苏南部;分布于河南江苏、安徽、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区。
主要价值
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润滑油、油墨与革等工业用;茎皮为纤维性原料,织麻袋或供作混纺;根与叶供药用,能清热活血,收敛去湿,治跌打扭伤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