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济南高新区)是1991年3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也是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面积291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超过40万人。

1995年,济南高新区管委会、济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合并成济南高新开发区管委会,落址二环东路的火炬大厦。2001年,济南高新区管委会由火炬大厦迁址到舜华路的管委会大楼,开启第二次创业。2003年,济南高新区在章锦片区设立了出口加工区;2005年,孙村镇和大正科技示范区整建制划归高新区代管,由此形成了中心区、出口加工区和孙村片区三大片区的格局。2006年,济南高新区进入大招商、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阶段。2016年,济南高新区在全国率先启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和全员聘任制;2020年,济南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内设机构由17个整合为9个,总数压缩47%。2022年,济南高新区人才指标以满分成绩连续4年稳居全省第一;在全市双招双引考核中,济南高新区位列全市首位;在全省人才工作表扬通报中,济南高新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2023年,济南高新区规上工业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

2020年3月4日,济南高新区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23年,济南高新区GDP实现1767.3亿元、同比增长7.3%,居全市第二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70.7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均占全市20%以上;2024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863.3亿元,同比增长6.7%,分别领先全中国、全山东省1.7、0.9个百分点,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截至2024年12月,济南高新区拥有市级重点项目70个,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养健康、现代能源等多个领域。

历史沿革

1991年3月6日,国务院《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下发,第一批27个国家级开发区获批成立,济南高新区就是其中之一。济南高新区原规划面积141平方公里,经十东路、旅游路、世纪大道三大城市主干道穿区而过。20世纪90年代初,一批科研人员投身创业,形成济南高新区首批“入孵”企业,也构成了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最初骨架。1995年,济南高新区管委会、济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合并成济南高新开发区管委会,落址二环东路的火炬大厦。

2001年,济南高新区管委会由火炬大厦迁址到舜华路的管委会大楼,开启第二次创业;在这个阶段,济南市确定“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十字”方针,济南高新区紧抓发展机遇,全区GDP从80多亿元增长到近1800亿元,打开省会从“东拓”到“东强”的局面。自2001年开始,高新区先后代管了贤文、牛旺等8个村,2003年又在章锦片区设立了出口加工区,2005年孙村镇和大正科技示范区整建制划归高新区代管,由此形成了中心区、出口加工区和孙村片区三大片区的格局。与此同时,中心区的齐鲁软件园创业广场、国际会展中心、山大齐鲁软件学院以及大学科技园等一大批载体建设加速,孙村片区、出口加工区的产业布局也拉开框架。

从2015年的596亿元到2020年的1291亿元,5年间,济南高新区GDP数值翻番;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2亿元,是5年前的1.6倍,年均增长9.5%;规模以上服务业从300.5亿元增长到700.6亿元,是5年前的2.3倍。2006年,科技部发出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号召,济南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举全市之力支持高新区发展”的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济南高新区进入大招商、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阶段。

2015年,济南高新区拓展了发展空间,将长清创新谷和章丘高官寨纳入发展版图,形成了中心区、高新东区、综合保税区、创新谷片区、高新北区五大片区的发展格局,辖2个街道办事处、3个街道工作组,常住人口约30万人,发展面积近200平方公里。

2016年,济南高新区在全国率先启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和全员聘任制;同时再次扩容,引进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具备高成长性的新业态,一批老旧落后产能经过腾退搬迁获得升级发展,并呈现出新的活力。2020年,济南市提出了“工业强市”战略和“东强”的城市发展新方针,济南高新区凭借强大产业基础成为济南“东强”战略的主力军。同年,济南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内设机构由17个整合为9个,总数压缩47%。

2021年,济南高新区依托齐鲁科创大走廊建设,加快“中国算谷”建设,发挥中科院科创城、山东产研院、山东工研院等科创载体的集群优势,搭建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2022年,在山东省开发区综合评价中,济南高新区人才指标以满分成绩连续4年稳居全省第一;在全市双招双引考核中,济南高新区位列全市首位;在全省人才工作表扬通报中,济南高新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2023年,济南高新区规上工业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用济南市2.8%的土地创造了全市13.8%的地区生产总值。7月18日,济南高新区举行“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现代化强省会”专场新闻发布会。2024年初,在济南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观摩活动上,济南高新区拔得头筹。

经济

主导产业

济南高新区坚持走生态赋能的发展道路,产业结构比重持续优化,产业集聚能力凸显。济南高新区聚焦生物医药、智能装备、芯片、量子科技、信息技术、人力资本、基础研究7大产业方向,夯实主导产业、突破新兴产业,坚定不移地走产业强区之路。

生物医药

在生物医药领域,济南高新区聚力生命科学工程,打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品牌,着力向万亿级规模迈进;聚焦建设集科技研发、中试孵化、产业园区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构建销售服务、原始设备制造商、医药研发三大专业平台,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装备产业

在智能装备产业领域,济南高新区聚力产业转型升级,构筑智能装备产业新格局。围绕山东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以及核电产业园、传感器产业园规划建设,打造“山东光谷”,建设国际一流的核电院士人才谷,打造千亿级核电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芯片产业

在芯片产业领域,济南高新区加快富能高功率半导体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列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战略布局,形成以晶圆制造为核心、集成电路设计为重点、封装测试为特色、配套产业链为依托的产业平台,培育壮大晶圆制造集群。

量子科技产业

在量子科技产业领域,济南市高新区加快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济南下一代超导量子计算处理器项目、微纳量子卫星和小型地面站项目建设。推进量子保密“齐鲁干线”建设,着力培育面向云计算、物联网及下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信息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算谷规划建设

在算谷规划建设领域,济南高新区依托浪潮集团,整合超算中心和山东大学科研资源,加快量子计算机研制,在算力领域打造核心竞争力,以服务器为核心,以塑造产业链生态体系为目标,建设中国算谷,在园区的中心区打造科技园,在高新东区打造产业园,力争通过3—5年,建设成全球算力产业新高地。

人力资本产业

在人力资本产业领域,济南高新区聚焦业态模式革新,推动全中国人力资本产业发展。在园区中心区的汉峪金谷建设了人力资本产业园,在章锦片区规划建设全球人力资本产业中心。

基础研究

在基础研究方面,济南高新区进一步壮大研发力量,提升区域创新发展水平。随着山东工研院、量子研究院等基础研究载体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发挥,中科院多个研究所落户济南高新区,高新区将先行先试,进一步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确保真正落地一批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建设一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

优惠政策

济南高新区深入推行审批流程的“无接触”及“容缺受理”服务,旨在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的各类难题。同时,高新区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招商引资及项目落地的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各专业领域的招商工作,打破园区和片区的界限。在重点产业方面,高新区围绕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和信息技术等主导领域,致力于补链与强链,力求引进并实施一批有助于产业链建设和延伸的项目,推动形成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服务集中的产业生态体系。在项目落地环节,强调“要素跟随项目走”,对纳入各级重点库的项目,优先配置土地资源、建设资金和人才支持,并优化法律保障环境,集中优势资源以确保项目的健康发展。对于那些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区内建立领导包挂机制,提供集中式的服务与协调。

此外,济南高新区大力培育人力资本、人工智能、产业金融、医疗康养、文化创意和信息技术等优质产业集群,统筹推动济南综合保税区建设及章锦综合保税区的申建,明确产业定位,践行互补式发展,致力于打造保税研发、检测维修和融资租赁的优质平台,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同时,高质量推进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全面启动中欧装备制造小镇的开发,提升侨商产业集聚区和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基地——济南市侨梦苑侨商产业聚集区”的承载能力,并增强其在海外的知名度。

高新区还力求创新外贸全球供应链模式,建立一个集智能研发、制造、国际贸易、智慧仓储和金融结算等功能于一体的供应链整合基地。通过深化交流合作,推动资源共享与共赢,尤其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和产业金融等领域。高新区将加强与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交流与合作,突出联名效应,与更多优质高科技园区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发展状况

2019年,济南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0.2亿元,同比增长10.5%,稳居济南市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值增速均达到济南市平均水平的1.8倍以上。2020年,济南高新区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8.1%,连续38个月保持正增长;“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超过50%,数字经济占比超过45%,新基建项目多点开花;资本市场厚积薄发,24小时内2家企业通过科创板上市审核。

2021年,济南高新区全区生产总值(GDP)实现1510.3亿元,同比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3.9亿元,同比增长0.2%,两年平均下降2.0%;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736.8亿元,同比增长9.2%,两年平均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769.6亿元,同比增长9.4%,两年平均增长5.4%。三次产业结构为0.3:48.8:51.0。

2022年,济南高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1619.3亿元。2023年,济南高新区GDP实现1767.3亿元、同比增长7.3%,居全市第二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70.7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均占全市20%以上;2024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863.3亿元,同比增长6.7%,分别领先全中国、全山东省1.7、0.9个百分点,经济运行稳中有进。2024年前三季度,济南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25.9亿元,同比增长6.5%,分别领先全中国、山东省1.7、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较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分别领先全中国、山东省3.5、1.1个百分点。

截至2024年12月,济南高新区拥有市级重点项目70个,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养健康、现代能源等多个领域。其中,建设类项目50个,总投资额1514.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额280.24亿元,项目数量、总投资额、年度计划投资额均以明显优势居济南市各区县首位。

政治

人口

截至2021年年末,济南高新区常住人口41.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5.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5.9%。户籍人口31万人,同比增长5.4%。全年申报出生率为1.3%,死亡率为0.4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7‰。2021年6月16日,济南市第七次全中国人口普查结果发布,济南高新区人口数为424047人。

截至2023年年末,济南高新区常住人口44.7万人,同比增长1.1%,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9.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8.5%,比上年末提高1.6个百分点。户籍户数10.9万户,同比增长6.7%;户籍人口33.6万人,同比增长4.0%。全年申报出生率11.5‰,申报死亡率4.1‰,人口自然增长率7.4‰。全年人才流入5.4万人,净流入3万人。截至2024年12月,济南高新区各类科技人才总量近40万人。

社会

科技

2021年,济南高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80.0亿元,同比增长23.8%,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6.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共有省级独角兽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28家,省级瞪羚企业130家。技术合同实现交易额153.8亿元,同比增长90%。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83家、总数突破1600家,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144家。参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个,牵头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个、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数量达32家。

2023年全年,济南高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110亿元,同比增长17.5%,占GDP比重达6.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278.8亿元,同比增长51.0%。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49家;重组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1家,总数达到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6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2家;新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4家,总数达到18家;新增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0家,总数达到45家;新备案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总数达到39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总数达到70家。截止2023年底,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近3000家。同时,济南高新区集聚了省级以上总部金融机构52家,地方金融组织277家,中基协备案私募基金321支、基金规模494.8亿元。

教育

济南高新区教育发展均衡,教育总体水平进入全市前列,普及学前教育普惠制,公办教育、民办教育齐头并进,国际教育独树一帜;2021年全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19所,新投入使用中小学校、幼儿园7所。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3.5%。2023年,济南高新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4.5%,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9.2%,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2所,新增学位6705个。农村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100%。

医疗

截至2021年,济南高新区拥有卫生机构217个,同比增长23.3%,其中,拥有医院、卫生院8个。卫生机构床位821张,同比增长9.0%。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919人,同比增长46.3%。执业(助理)医师189人,同比增长16%。

截至2023年年末,济南高新区拥有卫生机构387个。其中,医院15个,包括公立医院6个,民营医院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72个,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个,门诊部30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78个,村卫生室106个,医学检验实验室22家,护理站等其他机构8家。疾病预防控制加挂卫生监督所(中心) 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019 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12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720人,注册护士2409人。全年总诊疗人次430.5万人。建成社区医院1家,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总数2679个,每千人人口育儿托位数6.06个。

文化

截至2021年,济南高新区拥有文化馆5家,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24家。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家,剧场、影剧院6个,建成泉城书房2个。基层拥有A级旅游景区2家。全年共举办会展33场,展览面积31.1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济南高新区共拥有文化馆(站)5家,纪念馆1家,非国有博物馆2家,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家,剧场、影剧院1个,城市可统计票房数字影院4家,观众99万人,票房收入0.4亿元。广播人口混合覆盖率、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均达到100%。建成泉城书房4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

体育

截至2021年,济南高新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包含中小学)20个。全年新成立体育社会组织2个。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20人。组织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赛事)7个,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赛事)参与人数2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21年年末,济南高新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9.1万人,比上年增加6.2万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1.4万人,比上年增加3.6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2.1万人,比上年增加0.54万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6.3万人,比上年增加0.64万人。

济南高新区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月904元,同比增长22%,保障城镇居民16户、19人,城镇居民发放保障金及各类补贴共计22.4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月904元,同比增长83%,保障农村居民563户、926人,农村居民发放保障金及各类补贴共计923.8万元。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每月1356元,保障城市特困人员1人;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每月1356元,保障农村特困人员218人。合计发放特困供养救助金及补贴483.2万元。救助帮扶力度持续加大,拥有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处。培训残疾人76人次,安置残疾人员就业661人次,帮扶救助残疾人投入资金达2849.4万元。

截至2023年,济南高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323元。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7万人,比上年增加2752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万人,比上年增加5600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月1045元,同比增长5%,保障城镇居民23户、23人,发放保障金及各类补贴28.8万元,同比增长16%。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月1045元,同比增长5%,保障农村居民490户、749人,发放保障金及各类补贴924.7万元。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均为每月1560元。照料护理标准按照自理、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分别为281元/月、466元/月、932元/月。保障农村特困人员184人,发放特困供养救助金及补贴482.4万元。共有“泉城避风港”6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处。培训残疾人100人,安置残疾人就业81人,帮扶救助残疾人投入资金达1476.9万元。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780元。全区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96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100%。长者食堂等各类助餐场所30处,累计服务人次1.5万人,同比增长20%。

环保

济南高新区城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清洁能源消费占比逐步提高,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长71.7%,清洁能源占比比上年提高15.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物质发电占比已达100%。研究、编制《济南高新区绿色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指导济南高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明显提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0.2%。城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同比改善10.1%;细颗粒物(PM2.5)同比改善16.3%;二氧化氮同比改善10.5%。

交通

济南高新区交通快捷便利,建成“上天入地、通江达海”的全方位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空港、水港、公路港、铁路港等交通枢纽一应俱全,可实现“千里京沪一日还”。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领导关怀

2018年6月14日,习近平来到济南高新区,考察浪潮集团高端容错计算机生产基地。近年来,浪潮集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高端服务器国产化替代,有效推动了数字经济和新旧动能转换。习近平结合实物详细了解企业自主研发的高端服务器和大数据、政务云、智慧城市等信息化平台,走进车间察看高端服务器装配生产线,听取企业运用“互联网+”理念打造智能工厂、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弘扬“工匠精神”、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情况介绍。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要发展,明确目标和路径很重要。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要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大力培育创新优势企业,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参考资料

2023年济南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济南高新区管委会.2025-01-06

向“高”攀向“新”进 济南高新区“三次创业”扬帆远航.科技部火炬中心.2025-01-06

济南高新区简介.济南高新区管委会.2025-01-06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今日头条.2025-01-06

不忘来时路 开启新征程 济南高新区砥砺奋进三十年.央广网.2025-01-06

时隔22年,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再次东迁.齐鲁晚报.2025-01-06

济南高新区:勇立潮头再启新程.央视.2025-01-06

解码高新|建区30年,济南高新区从“东拓”走向“东强”.腾讯网.2025-01-06

济南高新区:33年谱写大道如虹新答卷.齐鲁晚报.2025-01-06

济南高新区:经济增长稳中有进 创新活力不断迸发.云南网.2025-01-06

济南高新区开启“三次创业”新征程.科技日报.2025-01-06

39个上榜!第九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公布.澎湃新闻.2025-01-06

济南高新区扩容,再代管73村.齐鲁晚报.2025-01-06

济南市统计局 统计数据 2021年全年区县主要经济指标.济南市统计局.2022-02-07

2021年济南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政府.2022-06-15

2022年济南各区县GDP公布!六区县超千亿,起步区增速第一.今日头条-齐鲁壹点.2023-02-10

济南高新区召开党工委会议.济南高新区管委会.2025-01-06

孙斌.济南高新区.2025-03-25

济南市历下区原区长杨福涛,新职明确.今日头条-鲁网.2025-03-25

2021年济南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济南高新区管委会.2025-01-06

济南市统计局 统计公报 济南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济南市统计局.2021-06-16

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9〕1947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25-01-06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信息公开.2025-01-06

关于公布“‘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先进县(市、区)”的通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5-01-06

国家知识产权局:拟确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2个园区为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界面新闻.2025-01-06

2022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出炉 48个园区GDP超千亿.中国经济网.2025-01-06

首批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在安徽合肥授牌.总台安徽总站.2025-01-06

赛迪顾问发布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2023).中国经济网.2025-01-0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通知(国办发〔2020〕51号).国务院办公厅.2021-01-07

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新华网.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