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济故居
1939年至1959年,现代出版家、出版界元老张元济在淮海中路1285弄24号的沙发花园居住了20年,度过了事业上的极盛时期。该园原为英籍犹太人沙发所建私园,西洋格式布局。民国22年易主为浙江兴业银行。兴建新式花园住宅,仍名上方花园,前后五排74幢,座北面南排列整齐的平顶型,活泼的西班牙式,砖木结构三层楼花园住宅,大部于民国27~30年竣工,每宅有小花园。
布局
张元济居住弄底24号,这是三层楼的新式里弄房子,每层有两间并排朝南的大房间,屋前有一个不太大的院子。
主人的卧室兼工作室安排在二楼西间,室内陈设简朴,只几件结实而不配套的木器,还有大堆大堆的书。房间西北墙放着一张黄褐色床架的木床,四尺宽。直到他儿子张树年工作后,将第一个月的工资为他们夫妇定制了一对较为舒适的床。居室正中一只大理石红木方桌,桌面是白色大理石,这张桌子是他母亲的妆,后来成为了他的工作台。张元济几乎天天在此伏案工作,书写大量信札和校勘古籍。北面靠墙是一个大衣柜,其半边挂着为数不多的几件长袍,另半边上部的小橱里,也被文房四宝所“占领”。房间东北角有一个很暗的小间,里面有一个四层的书橱。房间东墙有一个壁橱,橱上有一座小的皮套珐琅金钟,每当张元济独自看书写字时,没有一点声音,只有这只小钟,每隔半小时敲几下,更增添了屋内静谧的气氛。朝南是四扇玻璃窗,窗外有一个小阳台。窗两侧两条狭长的墙面上,挂着张元济的两幅照片,分别是他40岁时的肖像和他访欧时穿西装的照片,这两副照片如今一再被书刊所采用。
花园
小花园门外有狭长形地坛,首部堆砌有假山,间植雪松属、荷花木兰、紫藤架、花草树木等,末端建成伞状水泥亭。小花园门外横一狭长形地坛(类街心花园),首部堆砌有假山,狭长地中铺水泥,间植雪松、广玉兰、紫藤架、花草树木等,末端建成伞状水泥亭。建国后沙发花园改名上方花园,寓有幽静美好之意。
用途
1939年至1959年,张元济在1285弄24号的上方花园居住了20年,当年的“上方花园”四字就是张元济先生命名,听闻弄口的门柱上还镌刻着先生亲笔题写的这四个大字,但到达实地后并未发现那几个大字。初来乍到,对于上方花园西洋格式布局的小区并不熟悉,只能毫无头绪的在小区内瞎转悠。小区内的每座房子屋前有一个不太大的院子,居住在那里居民大都在这院子里晾晒衣服。在一个分叉路口的深处,我总算找到了24号房屋。这幢房子的三楼,由张元济的独子张树年一家祖孙三代居住。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目前还没全面维修和复原故居。乍看之下,这座房子给人的整体观感可以说是平淡无奇,而标识着这儿为张元济故居的告示牌位于院子栏杆之上,由于那儿灌木丛生,只有靠得足够近才能发现那藏在树木之后的牌子。若不是事前知道这儿为张元济的故居,闲逛之时是绝不会发现这房屋所隐藏的那段历史。
参考资料
上海张元济故居尚未复原 曾在上方花园住20年.中国新闻网.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