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猿
海猿是一种可能存在的与美人鱼类似的海洋生物,有科学家认为它们是古猿在进化成为人类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分支。
1960年,英国人类学家阿利斯特·哈代指出人类的真正祖先应当是海猿。这是因为在人类起源研究中,800万~400万年前这段时间存在一段化石空白期。哈代认为这段时期,人类的祖先古猿在海中生活,因而具备了许多海豹、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别的陆地灵长目却没有。由于要适应水中生活,它们的体毛脱落,有了厚的皮下脂肪层,人类残存体毛的方向正像人类游泳时水流的方向而不同于其他的灵长类。他还设想人类的两足直立行走可能是与从浅水里走过去有关。
人类的“海猿”起源说至今没有得到人类学界的支持,常被视为伪科学。但2012年,美国动物星球频道(Animal Planet)公布的研究理论认为,海洋中可能存在类似美人鱼的海猿。海猿可能由于在进化过程中逐渐消失,而被人类遗忘,却以“美人鱼”的神话形式在人类记忆中流传下来。
理论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动物星球频道(Animal Planet)2012年公布的研究理论认为,海洋中可能确实存在类似“美人鱼”的生物,它们的真身是古猿在进化成为人类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分支——“海猿”。
根据这一理论,在古猿进化成早期人类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古猿进入了水中生活,成为“海猿”,它们可能在进化过程中逐渐消失并被人类遗忘了,却以“美人鱼”的神话形式在人类记忆中流传下来。
动物星球频道的查理·福利(Charlie Foley)说:“这是一个关于人类进化史的非常激进的理论,但是我们正在接近这个古老谜团的真相。这促使我们思考,人鱼可能不仅仅是神话中的生物。”
证据
尽管“海猿”理论经常被视为伪科学,但诸多证据显示早期人类的确生活在海洋附近,而且他们在非常早的时候就具备了惊人的航海能力。在希腊主陆与附近海岛上都发现了10万年前穴居人使用的工具,证明他们那时候已经能够乘船旅行。
福利还说:“人类与其它灵长目有着显著的不同,但却有许多与海洋哺乳动物相似的特征,比如手指之间的蹼状结构以及皮下脂肪等。此外,我们还有游泳、控制呼吸的本能。人类最长可屏住呼吸20分钟,远比其它陆地生物更长。”
人类应该都有游泳的本能,就算不会游泳的人,在水中也会想到自救方法,而憋气是更好的证据,陆地动物很少有可以憋气的。
历史
在日本,推古天皇27年(公元619年),在近滋贺县的蒲生川被渔夫捕获,江户时代也发生过,尤其是宽政十二年(西元1800年),在大阪西堀附近河川钓起的人鱼,多数人看过后造成轰动。这个人鱼,身高一米多,发出婴儿似的哭声。从这件事来考虑,人鱼也是传说中的幻兽,可算是相当神秘的鱼族,当时称为鲮鱼或发鱼。就这点而言,日本人的人鱼和西洋传说中的人鱼妖精,无论在形状上和性质上都迥然不同。其姿态,不见得很美形,不如说是奇形怪状较多。出现于若狭湾、九州、四国近海,专挑暴风雨迫近时于海边现形。
13世纪的《古今着闻集》里头,写道“头部像猿猴,有着像鱼一样细细的牙齿”怎么看都觉得像是怪兽。前面提到过的《诸国里人谈》记载着“有着人类的头,胸前有着如鸡冠花一样红色的肉褶,下半身是鱼的形状。《古今奇谈莠句册》另有“头部有像人脸一般,眉毛眼睛俱全,皮肤很白,头发是红色的,红鳍之间有手,并且指间有蹼,下半身为鱼形”这样详尽而惊人的记载。
此外,在江户时代末期,西洋的人鱼像输入日本,研究荷兰的学者大玄泽所写的《六物新志》(1786年)附了人鱼的图片,上半身是人类的模样,长得如美丽的妇人之姿,下半身是鱼的形状,覆有鳞片和鱼尾,人鱼在一般人心目中的形象终于在此确立,这本书中也记载了人鱼骨,可以入药是贵重的珍品。还有传出有人发现人鱼木乃伊,足见当时的人们已经相信人鱼是实存的动物。
到了明治时期,身兼植物学与民俗学者的南方熊楠,将“儒艮”以及“海牛目”等海洋动物的生态陆续写成了专著发表,因此普遍认为人鱼就是从这些海洋动物为基模幻想出来的动物,但是冲绳县地方的人们依然相信人鱼真的存在,也有人不敢捕捉“儒艮”,以食用“儒艮”的肉为禁忌,因为他们崇拜人鱼,若食用人鱼的肉,恐会招来噩运。
参考资料
美研究称美人鱼真身或为海生类人猿.科学网.2024-02-06
科学家最新研究:传说中的美人鱼或为海猿.中国青年网.2013-11-07
美研究称“美人鱼”真身可能为海生类人猿.腾讯.201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