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寿春
范寿春(1928年-2025年3月7日),男,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讲古”代表性传承人、“金榜讲古场”创始人。
1951年,范寿春参加工作,曾任厦门市总工会秘书室干事,厦门海堤工程指挥部大队长、教导员和党支书。1958年3月,范寿春调往厦门日报社,任工交记者组组长、党支部委员。1960年,范寿春被授予福建省劳动模范称号。1988年,范寿春退休。1991年,范寿春退休后在厦门人民广播电台开辟“讲古角”,开始讲古生涯。2008年至2018年间,范寿春先后被授予福建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讲古”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18年5月8日,范寿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23年7月3日,范寿春入选福建省2022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25年3月7日,范寿春去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8年,范寿春出生于泉州一户贫困家庭。10多岁的时候,他常常躲在鼓浪屿内厝澳旁边讲古场的墙角“蹭听”,对《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经典故事耳熟能详。
工作经历
1951年,范寿春参加工作,曾任厦门市总工会秘书室干事,厦门海堤工程指挥部大队长、教导员和党支书。1956年,范寿春调任厦门感光厂任党支部书记。1958年3月,范寿春调往厦门日报社,任工交记者组组长、党支部委员,初到报社时连续3个月中午不休息学习新闻采访要点。1960年,范寿春被授予福建省劳动模范称号。1970年,范寿春调往厦门人民广播电台从事宣传工作。1988年,范寿春退休。
讲古生涯
1991年,范寿春退休后在厦门人民广播电台开辟“讲古角”,开始讲古生涯。1991年至2010年,范寿春在厦门人民广播电台担任“讲古角”主讲人。2001年,范寿春在金榜、观音山讲古场讲古。2008年至2018年间,范寿春先后被授予福建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讲古”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2017年12月28日,范寿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2018年5月8日,范寿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20年,92岁的范寿春关注到鼓浪屿水井保护问题,特意写信给报社,《厦门日报》受其启发刊发《鼓浪屿曾有四百多口水井,能做出好豆腐的水才是一等水》一文。
2023年7月3日,范寿春入选福建省2022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23年9月24日,范寿春最后一次公开参加讲古活动,把象征厦门讲古仙传承的折扇与有百年历史的醒木道具正式授予首徒李志勇。2025年1月21日,范寿春的徒弟李志勇带着“徒孙”们去看望范寿春,范寿春跟他们聊天,还将自己的讲古作品送给孩子们学习。
人物去世
2025年3月7日,范寿春去世。
个人生活
范寿春出生后,其父亲范成法不甘在家乡种地,便带着一家人来到鼓浪屿谋生。范家几代人生活清苦,都是文盲,范成法希望子女能读书,将来出人头地,受限于当时的境况,家里把读书的机会给了范寿春。范寿春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从入学的那一刻起,便把“学习”二字刻在脑海,也始终践行着终身学习的信念。范寿春在工作中也始终坚持学习,有机会就参加各种学习班和培训班,甚至在47岁时坚持参加两年的广播英语讲座,54岁时还学习了日语。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出版光盘
配音作品
电视宣传片文稿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湖北省文旅厅.2025-03-10
国家级非遗“讲古”代表性传承人、“金榜讲古场”创始人范寿春逝世.厦门日报.2025-03-10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2022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结果的公示.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2025-03-10
文化部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福建35人入选.泉州网.2025-03-10
福建的虎故事与虎文化.福建日报.2025-03-10
面线棉袜麻油都来当路名 "讲古仙"编著《厦门老街趣谈》.厦门网-厦门晚报.2025-03-10
感受“讲古仙”魅力:一把折扇话古今 一人讲古万人听.台海网.2025-03-10
【文艺星座】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记厦门方言讲古传承人范寿春.厦门文化馆美术馆.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