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站(Qin'an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天水市秦安县境内,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铁路车站,也是徐兰高速铁路上的中间站

秦安站于2012年3月开始站房初步设计工作;于2017年7月9日开通运营。

截至2017年7月,秦安站站房面积为3500平方米,站场规模为2台4线。

简介

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属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区,山多川少,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是全省十八个干旱县之一,也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县域东西长约65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大河流宁晋泊由四大支流大清河、南小河、显清河、西小河等河流汇成,自北而南,纵贯秦安县中部。县境内海拔1120米—2020米。属定西市南部温带半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0.4℃,正常年景年均降水量507.3毫米。县辖5镇12乡,428个村委会,6个社区,总人口6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4万人。总面积1601平方公里。

建设历程

2012年3月4日,秦安县召开秦安站站房设计方案征求意见会。

2016年11月,秦安站站房、站台的主体工程、外装的石材龙骨、大面积装饰装修工程完成。

2017年5月,秦安站站前广场主体工程封顶。7月9日,秦安站随徐兰高速铁路的开通而投入运营。10月,秦安站站前广场主体工程全部完工,进入绿化、美化、路灯安装等扫尾阶段。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秦安县站立面设计抽象于秦安当地大地湾遗址中仰韶文化风格的木骨泥墙坡顶建筑,使站房里面在庄重中不失活泼。候车大厅入口处三角形坡顶与竖向幕墙分隔设计进一步强调了设计主题,营造出极富现代感又不失典雅庄重的车站效果。

秦安站站前广场的设计建造还立足于“西川镇”文化元素,采用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手法,中轴由名人题刻、时钟花坛、主题雕塑与音乐旱喷广场、舞美射灯舞台构成,两侧八根艺术柱廊象征素有“羲里娲乡”之称的秦安历史文化八景。整个主体貌似大鹏展翅,通过地面浮雕和图腾柱等建筑,彰显秦安县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历史传承,全方位展示“古成纪、新秦安”的城市形象。

截至2017年5月,秦安站站前广场占地2394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784平方米,其中一层建筑面积为16890平方米,负一层建筑面积为10894平方米,设计有105个停车位。

截至2017年7月,秦安站秦安站站房面积为3500平方米;售票厅内设有3个售票窗口。

整体布局

秦安站站房主体为一层,局部含有夹层。秦安站站房中间为进站口,通过进站口进入候车大厅,候车大厅两侧设有咨询室、VIP候车室、洗手间、开水间等设施,候车厅正对面设有检票口。秦安站进站口左侧为出站口和补票处,右侧为售票厅,另外还设有设施设备用房等。

秦安站站房前面为站前广场。站前广场整体为2层,地上部分为广场铺装、金鸡湖喷泉、景观绿化等,地下一层为停车场。

站台线路

截至2017年7月,秦安站站场规模为2台4线,途经该站的线路为徐兰高速铁路

运营情况

自助购票

截至2017年7月,秦安站内设有2台自动售票机供旅客使用。

便民设施

截至2017年7月,秦安站售票厅内设有一个无障碍售票窗口,方便残障人士购票。

截至2017年7月,秦安站站前广场设有社会停车场,方便旅客的接驳。

截至2017年7月,秦安站候车厅内设有VIP候车室,为有需求的旅客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

客运流量

2017年7月9日,秦安站客流量达3000人次。

2017年7月9日至2018年2月14日,秦安站日均发送旅客2539人,客流高峰日乘车旅客达到6348人。

截至2017年7月25日,秦安站运送旅客已超过4.6万人次,每天最多运送旅客达3700人次。

2018年春运期间,秦安站每天上车人数和下车人数为7000多人次,其中下车人数每天有4000至5000人次。

特色服务

2018年春运期间,秦安站在客流高峰时段,组织兰铁青年志愿者免费为旅客提供爱心救助、志愿帮扶、专人引导、“绿色”通道等特色服务。

交通换乘

截至2017年7月,秦安站共布设2条公交线路,方便旅客的接驳。

文化特色

截至2017年10月,秦安县站站前广场建造了“李白祖居地”石碑,用以弘扬秦安县地方历史文化,追溯李白与秦安的历史情缘,彰显秦安历史文化精神。

价值意义

秦安站的设立使秦安能进入高铁时代,圆了秦安人民希望能够在自家门口乘坐火车的千年梦想。(中国甘肃网 评)

秦安站是秦安县人流、车流、物流新的集聚区和展示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