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中学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市北部,处于粤赣两省三县(兴宁、龙川县寻乌县)交界之处。学校的前身是1939年由谢海筹等人创立的民办初中——罗标中学,最初聘请巫范担任首任校长。办学初期,学生的来源不仅限于本地,还包括邻近的龙川、平远县、寻乌等地。1944年,学校转变为公办初中,并在解放后更名为罗浮中学。刘淦环成为了解放后的首位校长。

历史沿革

罗浮中学的历史始于1939年,起初作为民办初中,后来在1944年转型为公办教育机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校经历了多次变革,包括与其他学校的合并与分离,以及高中部的设立和取消。2000年后,随着大信中学的部分学生并入,罗浮中学成为兴宁市规模较大的农村完全性初级中学之一。

教育特色

罗浮中学注重校园安全管理,通过宣传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及制度完善等方面的努力,营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学校还积极推广“文明勤奋”的优良校风,鼓励师生参与各项学术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学校管理

一是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学校行政一班人十分重视校园安全工作,把校园安全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利用升旗、班会课、队会课和各种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并进行定期检查,全面排除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二是加强平安校园的硬件设施。学校对安全隐患排查后进行了及时整改,封闭了后幢侧门,新开了一条校道,统一由前门出入,有利于值班人员监控,方便师生出入。同时利用科技新产品,分别在前幢和侧楼设置了闭路电视,可以及时观看校园的动态,有利于监控和管理。

三是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门卫值班室由原来两班制改为三班制,减少值班人员的工作密度,保证了工作精神,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天由行政和老师挂牌执勤,加大了管理力度,主动与当地党委政府联系,派出所对校园周边进行随机巡查。

由于学校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校周边环境得到了治理,校内杜绝了学生课间追逐、争吵、斗殴的不良现象。目前学校校风、学风良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历任校长

荣誉

自1990年以后12年来,该校根据山区特点,“勤、严、细、实”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文明勤奋”校风发扬光大。教师中获得教育教学论文发表的有:有省级8篇,市级13篇,县级21篇;获得优秀、先进等各类光荣称号的有:省级4人次,市级8人次,县级31人次。学生中获得各类学科竞赛(老师指导)的有:国家级5人次,省级12人次,市级18人次,县级26人次;获得优秀、先进等各级各类光荣称号的有:市级12人次,县级23人次;被上级重点学校录取就读的优秀生,每年平均有88人。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10人科次,省级奖2人科次,地区级奖4人科次,县级奖11人科次;指导教师亦获国家级8人科次指导奖,获地区级荣誉称号的教师有1人,县级荣誉称号的有15人;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或获奖国家级2篇,省级1篇,县级6篇;学校集体获县级荣誉2次。考入重点高中线的学生人数多,2000年23人,2001年、2002年各32人。

参考资料

兴宁市罗浮中学.兴宁市人民政府.2024-08-08

兴宁罗浮中学赴深圳学习团队开展交流活动.搜狐网.2024-08-08

兴宁市罗浮镇中学.吴江院校库.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