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吉林(乌克兰语:Чигирин,发音:[tʃɪɦɪˈrɪn])是乌克兰中部切尔卡瑟州切尔卡瑟区的一个城市,位于佳斯明河畔。从1648年到1669年,该城市曾是扎波罗热市哥萨克军队首领的居住地,并在1658年成为哥萨克首领国的正式首都。奇吉林也是扎波罗热哥萨克军队首领任命的传统地点。它是乌克兰一个市级镇公社(hromada)的行政中心。人口:2010年人口为9,694人。奇吉林市政府是乌克兰市政团体之一,面积为14平方千米,海拔高度为124米。

历史

该地区(1320–1569年)曾是立陶宛大公国的一部分。在卢布林联合之前,它被割让给波兰立陶宛联邦(属于波兰王冠的基辅省)。1592年,它被西吉斯蒙德三世·瓦萨授予马格德堡权利。

奇吉林最初被提及为一个设防的哥萨克冬季驻地。1638年,博赫丹·赫梅尔尼茨基成为其地区领袖(starosta),1648年它成为新当选的首领居住地和哥萨克国家——扎波罗热市哥萨克军队的首都。在1676-1681年的俄土战争期间,它是两次血腥战役(1675-76年和1677-78年)的中心。1678年,驻扎在那里的俄罗斯守军在撤退时炸毁了奇吉林城堡,而土耳其军队洗劫了城市的其他部分。此后,它逐渐失去了重要性。该城市曾被奥斯曼帝国占领,但后来在奥斯曼帝国忙于维也纳战役时被哥萨克收复。它一直是奇吉林团的中心,直到1712年。1790年,波兰第8国家骑兵旅驻扎在Czehryń,1792年,波兰第4前卫团驻扎在那里。在波兰第二次瓜分(1793年)中,它被俄罗斯帝国吞并,成为基辅地区的一部分。

1917年,一个自由哥萨克大会在奇吉林举行。在那次大会上,按照传统,帕夫洛·斯科罗帕茨基被选为哥萨克首领(后来在1918年在基辅,他被选为乌克兰的首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奇吉林在1941年8月7日至1943年12月12日被德国联邦国防军占领。

1989年,该市人口为12,853人。

直到2020年7月18日,奇吉林一直是奇吉林区的行政中心。该区在2020年7月作为乌克兰行政改革的一部分被废除,切尔卡瑟州的区数量减少到四个。奇吉林区的区域被合并到切尔卡瑟区。

国际关系

旅游景点

建于1627年的三一修道院位于奇吉林附近,后来被苏联当局摧毁。其他历史地标,如市政厅和博赫丹·赫梅尔尼茨基的宫殿,也没有幸存下来。在乌克兰重新获得独立后,首领的居所得到了修复,并成为了一个博物馆。

著名人物

乔治·达尼洛夫,语言学家

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首领

卡捷琳娜·尤申科,科学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