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仁夏加
茨仁夏加(藏语:ཚེ་རིང་དབང་འདུས་ཤཱཀྱ་,威利转写:Tse-ring Dbang-'dus Shaakya,中文也译为“次仁夏加”,英语:Tsering Wangdu Shakya,1959年—),藏学家,现任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学院亚洲宗教与当代社会的加拿大首席研究员。
个人经历
茨仁夏加1959年出生在拉萨市,是家中年纪最小的孩子。他的父亲是一个小型民办藏文学校的校长,但在茨仁夏加幼年时去世。1967年,他的母亲带着他与幺女流亡尼泊尔。
茨仁夏加在印度北部小镇穆索里的藏人学校读了几年书,1973年获得奖学金到英国罕布夏郡一所寄宿学校读书,接着入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获得社会人类学与南亚历史学士。2000年获得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藏学哲学硕士,2004年获得藏学博士。
茨仁夏加是1990年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现代藏学研究会议的总召集人。他曾任教于牛津大学难民研究中心。从1999年到2002年,他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担任藏学研究员。目前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学院担任亚洲宗教与当代社会的加拿大首席研究员。
观点和著作
茨仁夏加的著作《龙在雪域:一九四七年后的西藏》是西方第一本西藏现代通史。他在书中将西藏自治区1951年之后的历史分成四个阶段,并提出了很多与之前学者不同的观点。此外,他还是写成《遮蔽的图伯特:国际藏学家解读西藏百题问答》一书的15位藏学家之一。他在书中同意1989年北京周报出版社出版的《西藏百题问答》中所说“英国与美国在20世纪干涉了西藏事务”的说法,但不同意“英美支持西藏独立”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