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粗(学名:Cephalotaxus wilsoniana),又名威氏粗榧、台湾三尖杉,是三尖杉科三尖杉属的乔木,主要生长于台湾中海拔山区,属于中国特有的稀有植物。其树皮近平滑,叶披针状条形,较窄,排成两列,直或微弯,上部渐窄,先端有渐尖的长尖头。台湾粗榧性喜冷凉至温暖、干燥、向阳之地,生长适宜温度15-25℃,日照70%-100%。

形态特征

台湾粗榧是一种乔木,高达10米,胸径达40厘米。其叶披针状条形,较窄,排成两列,直或微弯,长2-5厘米,宽2-3.5毫米,上部渐窄,先端有渐尖的长尖头,稀微急尖,基部通常楔形,稀微圆,几无柄,上面光绿色,中脉隆起,下面中脉微隆起,气孔带白色,较绿色边带宽2-3倍。雄球花径约7毫米,总梗长约3毫米。种子椭圆状卵圆形、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8-2.5厘米,顶端中央有小尖头,种梗长约1.5厘米。

分布范围

台湾粗榧主要分布在台湾全岛海拔1400~2700公尺天然森林,零星散生在原始阔叶林中。

主要价值

台湾粗榧的木材淡黄褐色,结构致密,可供家具、农具及器具等用材。叶、枝、根、种子可提取多种植物碱。用作园景树、幼树盆栽。

保护现状

台湾粗榧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0年 ver 3.1)——濒危(EN)。分布地点少于10个,种群受威胁较严重。属于下白垩纪中新世之化石植物,生长缓材质细致;特产台湾省,仅见单株散生於中海拔森林。种子发芽困难,次代幼苗不易形成,数量明显减少。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