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医刊》创刊于1974年1月,原刊名《中原医刊》,2008年更名为现刊名。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期刊。设有论著、临床实践、经验交流、临床研究、药物与临床、综述、误诊分析、临床护理、临床报道、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

办刊历史

1974年1月,《河南赤脚医生》创刊,刊期为双月刊。

1982年,经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批准,《河南赤脚医生》更名为《中原医刊》。

1995年,《中原医刊》刊期由双月刊更改为月刊。

2003年起,《中原医刊》经批准正式改为半月刊。

2008年起,经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原医刊》更名为《中国实用医刊》,原刊号CN11—5391/R作废,新编中国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1-5689/R,其他登记不变。

2014年12月,《中国实用医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刊物内容

主要栏目

《中国实用医刊》设有论著、短篇论著、临床实践/经验交流、药物与临床、综述、诊疗教训、诊疗技术、护理学、临床报道等栏目。

报道内容

《中国实用医刊》面向临床,重点报道内、外、妇、儿等学科进展以及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和经验总结等。

刊物读者

《中国实用医刊》以基层医药卫生人员和乡村医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人员编制

截至2015年7月,《中国实用医刊》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共有编辑委员76人。

领导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21年1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实用医刊》出版文献共32920篇。

据2021年1月6日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实用医刊》文献量为29987篇,基金论文量为1111篇。

影响因子

据2021年1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实用医刊》总被下载511072次、总被引36967次;(2020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253,(2020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243。

据2021年1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实用医刊》被引量为62750次,下载量为566612次;根据201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国实用医刊》影响因子为0.75(医学综合刊均影响因子为1.2),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18种)中排名第2429名。

收录情况

《中国实用医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期刊,被万方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8)、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

办刊方针

《中国实用医刊》的办刊方针:实用为主,面向基层,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医药卫生科学事业服务。

投稿须知

1投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练、通顺,重点突出。论著2500~5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参考文献),综述3500~6500字,其他文稿1800~2500字,临床报道1000字以内。投稿书写应规范,层次应分明。一级标题为1,2,3;二级标题为1.1,1.2,1.3;三级标题为1.1.1,1.1.2,1.1.3如此类推。

2文题:文题应简明扼要,能反映文章的主题,文题不要太长,20字以内为宜。论文如属省部级以上攻关课题或基金资助项目,请在文稿首页脚码中注明“本课题为资助项目”。

3作者及单位:作者署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在前,单位在后。作者及协作单位不应太多,在投稿时即应确定。单位及地址应详细明确(应写明街道及门牌号码,便于投递),并注明所在地邮政编码及联系方式。

4摘要及关键词:论著性稿件须附3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和2~5个关键词。摘要的格式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摘要不须分段,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应是一篇独立的可被引用的短文。关键词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

5图表:文稿中图、表精简明了,不与其正文文字重复使用。表格请用三线表,标题以15字内为宜。数据不多、文字过多者、文中已有叙述均不宜列表。图片应对比清晰,一目了然。

6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3~5年主要文献,择主要的列入。论著一般不超过15条,综述文章以25条为宜,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及内部刊物不宜列入。文献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加方括号以“右上角码”在文中标出,并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