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村位于平度市城区,距平度市人民会堂7公里。地处北纬36°48′,东119°53′。东邻万家疃村,西与周戈庄村毗邻,南隔青沙公路与戈家疃接壤,北倚东杨召、大杨召、前杨召三村,全村总面积 0.89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

潍莱高速公路从村北贯穿,出村路与青沙路直接相连,街区交通方便。

村名由来

明嘉靖三年(1524)韩姓到此立村,后由耿、王、高、赵、崔、孙逐步迁来,由于韩姓多,取名韩家疃,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县政府批准,于1982年更名韩疃,沿用至今。

隶属沿革

韩疃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平度市县六区周戈庄,1938年1月属平度一区,1943年1月属平北县蟠桃区, 1956年3月属平度县豹竹区。1958年2月属平度县蟠桃乡。1958年9月属平度县红旗人民公社。1962年属平度县蟠桃人民公社,1976年1月属平度县李人民公社。1995年1月属平度市李园街道办事处。

经济概况

2005年,全村179户,农业人口595人,耕地面积700亩; 2005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为614万元,农民纯收入5296元。

社会事业

自来水入户率和新兴合作医疗覆盖率都达到了100%,其他各类基础设施也相对完善,是李园街道的先进村之一。

荣誉称号

是李园街道近多年来的先进村之一;曾多次被平度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先进党支部及文明村庄。

基础设施

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路灯,有1154户通自来水,有190户饮用井水,有1344户通电,有119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9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89.74%和89.9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6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11户(分别占总数的57.84%和46.83%);该村委会到乡道路为柏油、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拥有汽车88辆,拖拉机112辆,摩托车85辆。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10户;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3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8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2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人口数据

截止2008年,该村有农户1345户,乡村人口5164人,其中男性2562人,女性2602人,其中农业人口5164人,劳动力3576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343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苗族彝族混居地,其中苗族233人。

经济发展

该村农民收入以种殖业和养殖业为主。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594.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3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46.14万元,占总收入的8.56%;畜牧业收入731.38万元,占总收入的9.93%(出栏肉猪3939头,肉牛238头,肉羊473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收入1632万元,占总收入的80.61%;工资性收入69.8万元,占总收入的0.86%;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77人(占劳动力的13.19%),在省内务工647人,到省外务工30人,外出务工收入62.99万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