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

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

ism)与教育公正 ism)与教育公正 ism)与教育公正

作者简介

作 者:冯建军 著

丛 书 名:明日教育文库

出 版 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5-01

内容简介

《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教育在探索中走向明日月,可寄望的明日又正赖于与之相称的另一种风致的教育。既然明日教育可�称之为生命化的教育,这教育的新机的赢得便须有缘于此的,一代以全副生命相许。

目录

导论 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

一 公正是社会的首要价值

二 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 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表现和基础

第一章 公正与教育公正

一“正义、公正、公平、平等”辨析

二 公正的一般认识

三 公正: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

四 教育公正的特殊性

第二章 教育公正的哲学基础

一 公正的历史探源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与教育公正

三 自由平等主义(Liberal egalitarian)与教育公正

四 自由至上主义(自由意志主义)与教育公正

五 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与教育公正

第三章 教育公正的理论建构

一 教育公正的价值取向:自由与平等的博弈

二 教育公正的一般原则

三 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的公正原则

四 制度化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公正原则

第四章 政府、市场与教育公正

一 实现公正:政府机制,还是市场机制?

二 政府责任与教育公正

三 市场化与教育公正

第五章 人性与教育公正

一 人性:社会公正和教育公正的主题

二 公正的人性假设

三 主体与教育公正

四 差异性与教育公正

五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公正的根本诉求

第六章 教育制度公正

一 制度、教育制度与公正

二 制度公正与教育制度公正

三 教育制度公正的层次

四 我国教育制度公正之偏差

五 我国教育制度公正的建设

第七章 教育自由与教育平等

一 教育自由

二 教育平等

三 在教育自由与平等之间:罗纳德·德沃金的第三条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部分内容

第二章 教育公正的哲学基础

一 公正的历史探源

总体来看,西方的公正理念,从古希腊梭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接通中世纪基督教的良心观念,经近代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让-雅克·卢梭的自然权利和自由的启蒙,汇合为当代自由主义的体系,在此基础上吸收社群主义的部分思想,这构成了西方公正理念演化的大致脉络。

(一)应得:公正的原初认识

一般人都把西方公正思想的追溯,从古希腊“三杰”开始。其实,这忽视了作为政治家的梭伦(Solon)在这之前的正义实践。梭伦生活的时代,当时的雅典贫富差距极大,穷人和富人争吵和斗争非常激烈,其他政客对这种分裂和争吵束手无策,雅典人把这一棘手问题委以梭伦解决。梭伦接手后,认为无论偏于穷人还是富人都无法解决这一争端,所以,他坚持在穷人和富人之间做到不偏不倚。他认为,社会的纷争源于富人的贪婪,因此要求富人压制他们的欲望,同时对平民也就是弱者加以扶持。不过他对平民的扶持只限于给其自由,他拒绝给其福利照顾。因为财产应该靠个人的努力获得,财产属于其所有者,不可以不正义地侵犯;平民应得到自由和恰如其分的尊严,但不应当奢望分得财产。

所以,梭伦最早实践的公正就是“得一个人的应得”,一个人可以有自由和权利,但财产只能通过劳动而获得,只有通过劳动而获得的财产才是其所应得。梭伦关于正义为应得的认识和实践,奠定了西方正义思想的根基,虽然正义的思想历经变化,但应得始终是其基本的含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