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双发,1949年生,河北海兴人,大专文化,海兴县志办公室主任、县志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等七协会会员,海兴县拔尖人才。1968年任高中语文教师兼教研组长、《人民教育》特邀记者,创作的歌剧《猪场风波》获省部级汇演优秀剧目奖。1979年任海兴县文化馆创作组长兼《海兴文艺》主编。于全国发表各类文学艺术作品300多件,计200多万字,获国家各级奖30多件次。其中剧本7个,戏曲《同花记》、话剧《未编排的戏》分获国家级汇演大奖。南锣戏《顶灯》和《豆腐王》分获省部级汇演一等奖,赴京观摩演出再获大奖。"两剧救活和发展了中原地区一个濒临绝迹的稀有剧种--南锣"。他主编的《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南锣分卷》成为沧州市地区唯一上国家卷并获奖、发行于国内外的著作。他先后主编国家重点社科书目6部,其中50万字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海兴卷》荣获国家重点社科项目"长城"一等奖。1990年调任海兴县志办主任兼县志主编,主编出版了16万字的《海兴文史资料·第一辑》,用三年多的时间即完成了规模恢宏的120万字的开州区首志--《海兴县志》的总,屡受各级通报表彰,他本人被省政府授予"先进修志工作者"称号。

人物生平

杨双发,1949年生,1968年山东惠师毕业,1985年上海戏剧学院毕业,曾任海兴县政协常委、县志办主任、政协沧州市委员、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法监督员、高级馆员。他主编的《中国戏曲亲乐集成·南锣分卷》,救活和发展了中国一个濒临绝迹的稀有剧种“南锣”。他还积极参政议政,仅被县政府采纳的提案20余项。他的生平被《中国当代文学艺术新闻人才传集》等多种书籍选入,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党外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