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赫罗龙(学名Dinheirosaurus),是梁龙科下的一属恐龙,化石发现于葡萄牙中西部劳尔哈自治市的地层,地质年代属于晚侏罗纪的启莫里阶。丁赫罗龙是在1999年由约瑟·波拿巴与奥克塔维奥·马特乌斯所叙述、命名。该次挖掘是从1987年开始,并在1992年发现丁赫罗龙的化石。模式种是劳尔哈丁赫罗龙,种名是以劳尔哈自治市为名。
物种学史
最初发现的丁赫罗龙化石,因相似较早被描述的同时代劳尔哈龙,而被归类于劳尔哈龙。之后的研究发现这些化石是属于另一类的恐龙,因而命名为丁赫罗龙。这两类恐龙曾一度被认为是异名,但经过详细的研究后,它们被发现都是独立的属。
化石材料
丁赫罗龙 的正模标本(编号ML 414)是一个部份的骨骼,包括关节未脱落的背椎、12根背部的肋骨、及四肢骨头碎片。模式种劳尔哈丁赫罗龙( D. lourinhanensis)的特征是,其分叉神经棘的比例与梁龙不同。脊椎之间是以下椎弓突形成的结构来连接的。
所属亚种
丁赫罗龙的特征显示它们是由比梁龙原始的梁龙科演化而来,并且是在独自的岛上进行演化,因为当时的伊比利亚半岛是个独立岛屿,与北美及欧洲大陆分离。
科学分类
劳尔哈丁赫罗龙 D. lourinhanensis Bonaparte \u0026 Mateus, 1999 (模式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