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事政治大学
东北军事政治大学(后改称中南军事政治大学)1945年10月,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总校之大部及第1、第3分校离开陕西省延安,同年12月到达吉林省通化,改建为东北军事政治大学,隶属东北民主联军建制,林彪兼任校长,彭真兼任政治委员。
历史沿革
(1946年6月由林彪兼任校长和政治委员),何长工、倪志亮先后任副校长、吴溉之任副政治委员。不久,建立了东满、南满、西满、北满4个分校。
1947年春节,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事政治大学专门组织了数百人的秧歌队和高跷队向当地的老百姓拜年,受到热烈欢迎。
1949年7月,东北军事政治大学迁至武汉市,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事政治大学,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建制,林彪仍兼任校长,罗荣桓、邓子恢、谭政兼任政治委员,倪志亮任副校长,刘其人任副政治委员。下设河南省、湖北、湖南省、江西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6个分校。
1950年,中南军事政治大学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高级步兵学校。
1953年,学校改名为第七步兵学校。
参考资料
国防大学首位校长张震:立志面向世界,走开放式办学之路.澎湃新闻.2023-11-23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抗大抗大 越抗越大_共产党员网.共产党员网.2023-11-23
培养军政干部的摇篮—东北军事政治大学.齐齐哈尔新闻网.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