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黄芩
祁门黄芩(学名:黄芩属 chimenensis)是唇形科黄芩属的一个种,主要分布于安徽省南部。该植物茎纤细,多少曲折,高30厘米,四棱形,密被倒向淡黄短柔毛,多分枝。主要生长于海拔60米的林下溪旁。目前,祁门黄芩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形态特征
祁门黄芩的茎纤细,多少曲折,高30厘米,四棱形,密被倒向淡黄短柔毛,多分枝。叶具柄,柄纤细,中部茎叶者长达4厘米,背腹压扁,被平展淡黄疏柔毛;叶片草质,卵圆形,在分枝上者细小,长1.5-2.5厘米,宽1.2-1.7厘米,茎生者较大,长6.5-7厘米,宽4-4.6厘米,均先端变锐尖,基部心形,边缘具整齐的圆齿,上而绿色,下面较淡,两面密被疏柔毛,侧脉3-5对,基部1对发达,与中脉在上面不明显下面凸起。花序顶生于腋生分枝及小枝上,总状,长达15厘米;花梗长3毫米,与序轴被平展具腺疏柔毛。果萼长4毫米,被具腺疏柔毛,盾片高3.5毫米。成熟小坚果未见。果期8月。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祁门黄芩主要生长于海拔60米的林下溪旁。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