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议事堂(こっかいぎじどう,Diet Building),是日本国会所在地。建于1936年(昭和十一年),日本唯一的立法机构,负责法律的制定、内阁总理大臣的任命等国会议事。坐落在日本东京千代田区,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从事该建筑业的人员总计254万人。
明治天皇于1881年10月12日下令设立国会。1886年2月,内阁成立了临时建筑局,邀请外国工程师和德国建筑师进行国会议事堂大楼的修建。1890年(明治23年)召开了第一届帝国国会。举行第一届议会的第一座临时建筑在建成大约两个月后就被烧毁,1891年11月,政府在烧毁的原址上开始建设第二临时议事堂。1894年后,日本经历了三场重大战争,当时明治天皇所处的广岛市便成为了临时首都,同年10月14日,广岛临时国会议事堂在此地建成。1925年9月18日,第二临时议事堂被烧毁,于是再建第三临时议事堂。该临时议事堂一直用到1936年(昭和十一年),同年11月,现在的国会议事堂竣工,正式告别了临时议事堂的时代。
该建筑呈左右对称,但是两院管理的范围并不均等,国会前庭、中央大厅、休息室和中央塔楼及塔楼内的国立国会图书馆分馆都由参议院负责管理。当时,国会议事堂是日本最高的建筑,被誉为“石材博物馆”。自1936年12月24日召开第70届帝国国会以来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建设背景
1881年10月12日,明治天皇下令设立国会,“于明治23年召开国会”。因此,1886年2月,内阁内部成立了临时建筑局,负责修建国会议事堂大楼。正在致力于修改不平等条约的政府决定邀请外国工程师(部分原因是外交政治)和一位来自德国的建筑师。
1887年4月的内阁会议决定了议事堂的建设地点为小路町区永田町1丁目(现在的千代田区)。议会由德国建筑师设计(恩德和贝克曼规划),并为中央政府办公楼制定了集中式建筑规划,但按照该规划需要巨额资金,而且很难建造大型建筑由于帝国国会的开幕时间太紧迫,无法完成,因此取消了主楼的建设,并在麴町区内幸町2丁目(现为经济产业省)建造了临时大楼(千代田区霞关一丁目)。临时建筑两次毁于火灾,又三次重建。
建设过程
第一临时国会议事堂
1890年11月24日(第一届帝国国会召开前一天)竣工。西式木结构二层建筑。同年11月29日,在上议院举行开幕式,标志着日本第一届议会——神圣罗马国会的开幕。然而1891年1月20日凌晨,突然发生火灾,建筑物在数小时内被毁。据说原因是漏电。由于国会正在开会,贵族院迁至贵族厅(原鹿名馆),众议院迁至东京女学生馆(原工学院)。由于贵族厅太小,贵族院后来搬到了帝国饭店。
第二临时国会议事堂
1891年11月,第二临时议事堂于第一座临时议会大楼被烧毁的废墟上开始建造。该建筑整体为西式木结构二层建筑。其外观与第一座临时议会大楼没有太大区别,但有议会两院的新入口(而不是中间的入口)、防火墙以及会议厅隔音效果的改进等。让人不解的是,该建筑在1925年被大火全部烧毁。
广岛临时国会议事堂
该建筑于1894年(明治27年)10月14日建成,在第二次临时国会议事堂使用期间,日本经历了三场重大战争,包括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的1894年(明治27年),当时明治天皇一行驻留在广岛,广岛便成为了临时首都。第七届帝国议会由东京改为在该临时议事堂召开。这次会议是在议会政治史上唯一一次在东京以外的地方召开。会议地点位于陆军西练兵场内(现广岛市中区基町),是一座木造平房,由妻木黄(つまきよりなか)设计,他也参与了正式国会议事堂的建设计划。随后,帝国议会返回东京的第二临时国会议事堂。广岛的临时国会议事堂后来被改建为预备医院和兵营,于1898年(明治31年)被拆除。
第三临时国会议事堂
1925年9月18日,第二临时议事堂因维修承包商管理不善引发火灾而被烧毁。政府决定建立第三座临时议会大楼,进一步推迟了新议会大楼的建设。临时议会大楼在设计上与第二临时议会大楼被大火烧毁之前的建筑规模相同,工程立即展开。工作人员日以继夜地努力,仅用了80多天就竣工。这座“临时建筑”大约使用了10 年,直到现在的国会议事堂建造完成。
现日本国会议事堂
于1920年1月开工,由临时议院建筑局(后为大藏缮营省管财局)负贵,历经约17年的岁月,于1936年11月完成,从第七十届议会起使用至今。该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地上三层(中央部分四层),地下一层构成。
方位布局
建筑设计
1887年4月,内阁会议决定议事堂的建设地点为小路町区永田町1丁目(现在的千代田区)。整幢楼是一座近代式样的白色宏大建筑,中间部分突起,呈埃及金字塔尖顶,以耐震、 耐火钢筋水诧结构,外贴花冈岩,由地上三层(中央部分四层),地下一层构成,中央部分的中央塔从地上算起有65.45米,南北宽206米。从正面看左为众议院,右为参议院,左右完全对称。
资料来源
馆内布局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两院各自独立审议和表决相关议案,只有两院决议完全一致时,才能成为国会意志。参议院法定编制242人,众议院法定编制480名。议事堂地上为三层,中央塔部分为九层。馆内包含国会前庭、中央塔楼、中央入口、中央大厅、休息室、众议院议事厅、众议院委员会室、参议院会议大厅。
内部设施
国会前庭
国会前庭毗邻国会议事堂,由带钟楼的北花园和南花园组成。园区面积约5万平方米,种植有樱花、山茱萸等1500余株树木花卉。还用来举办纪念植树等各种活动。
中央塔楼
中央塔楼由参议院负责管理,高65.45米,4楼设有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分馆,可供国会议员自由使用。
中央入口
中央入口通常是关闭的,但在国会开幕式上迎接日本天皇皇帝、众议院议员在众议院议员普选后的国会召开日出席时使用。访华期间将举行代表或参议院议员定期选举、外国元首访华等活动。
中央大厅
中央大厅位于参议院和众议院之间,有一个从二楼延伸到六楼的中庭。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33米,足以容纳法隆寺的五层塔。大厅内竖立着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板垣泰辅的铜像,以纪念他们在议会政治中的功绩。只有一个空置的基座,上面还没有竖立一尊铜像。
休息室
从中央大厅拾级而上,便是日本天皇的安息之地。开幕式当天,天皇将进入这座宫殿,两院议长和副主席将在这里会见他。据说这个房间的特点是集合了当时最好的建筑和工艺,例如完全由日本扁柏制成,并涂有真漆。
会议厅
众议院会议厅
众议院会议厅前面中间有一把高脚椅的座位是主席席,左边是秘书长席。议长席两侧各有两排座位,前排为国务部长席,靠近议长席的左侧为总理席。按照惯例,每个派系从左到右坐在主席座位对面的座位上,从成员最多的派系开始。每个座位上都配有名字标记,一根黑色方柱,上面写着成员的名字。
参议院会议厅
参议院会议厅在国会议事堂2层。会议厅正前方是面对议员席的主席台,台上设有议长席和演讲台。以演讲台为中心,议员席位呈半圆形,整个大厅设460个席位。中间高靠背座椅是议长席,议长席左侧是事务总长席。议长席后面挂有幕布的地方是开幕典礼时日本天皇皇帝的席位。议长席左右各有两排席位,前排为国务大臣席位,左侧一排最右端是内阁总理大臣席位,后排是参议院事务局职员席位。演讲台下面有速记员席位。会议大厅二楼还设有记者席和公众旁听席,原则上全体会议对外公开。
众议院会议厅和参议院会议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天皇陛下坐的席位。在参议院,议长席后面设有一个座位,用于迎接天皇陛下并举行开幕式。在众议院,天皇陛下的觐见席位于议长席上方,而在参议院,则位于议事厅的后方。
委员会室
委员会室用于举行委员会会议,两议院为准备多数委员会同时开会,分别在三层和分馆设委员会室,参议院有18个委员会室。
警卫设置
安保人员与警察类似,负责国会议事堂的安全保卫工作。他们站在门口警戒出入,负责保护议长、首相等重要人物。在因法案的赞成和反对在与会各党之间产生激烈分歧的紧张投票中,为维护议事秩序,他们也会挺身保护委员长。
安保人员每天根据是否佩戴议员徽章和议员身份证来识别进出斯里兰卡议会议事堂的国会议员。根据议会法律规定,内部警察的权力应由主席执行,国会外部通常由警视厅负责。
重大事件
电灯纪念
为了纪念国会议事堂成立100周年,国会议事堂自1990年11月起每天都会点灯。灯光从日落一直亮到晚上 8:00。
群众抗议
2015年8月30日,日本东京大批民众聚集在国会议事堂前抗议安保法案。抗议者们手持标语,在雨中呼喊“撤回安保法案”等口号。
恐怖袭击
当地时间2024年1月9日15时30分左右,据日本TBS电视台报道,日本国会议事堂正门附近发现可疑物品,警视厅已出动爆炸物处理班对事件进行调查。
参考资料
日本国会议事堂附近发现疑似爆炸物.腾讯网.2024-03-17
Diet Building facilities.shugiin.2024-03-17
国会议事堂.visit-chiyoda.2024-03-17
国会议事堂案内.sangiin.2024-03-17
国会议事堂.visit-chiyoda.2024-03-17
国会议事堂案内.sangiin.2024-03-17
第1章 仮议事堂の変迁.ndl.go.jp.2024-03-17
国会最後の秘境.twitter.2024-04-17
国会議事堂を見てみよう.nhk.2024-03-17
日本国会议事堂.中国知网.2024-04-17
日本国会议事堂参观记.中国知网.2024-04-17
国会议事堂示意图.sangiin.2024-03-31
国会施设案内.shugiin.2024-03-17
国会前庭.舒吉院 .2024-03-31
衆参のちょっとした違い(本会議場).goo.2024-04-23
体を張って国会を守るのは衛視 「単語帳」で頭にたたき込むのは….朝日新闻.2024-04-23
12万人围堵日国会要求废弃安保法案 系史上最大规模.中国日报网.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