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德国出生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扣岑考古研究所及艺术史系教授,是国际著名的中国考古学者。他曾在波恩大学、哈佛大学、北京大学和京都大学求学。罗泰教授为推动中美考古学界的研究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北京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合作考古项目的美方合作指导者之一,指导了长江流域古代制盐遗址的发掘工作,并担任《东亚考古》杂志的创始编委之一。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罗泰教授是从事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国际著名学者,出生于德国,曾先后求学于德国波恩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北京大学、日本京都大学。198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获博士学位,师从张光直先生。毕业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河边分校。
工作经历
1993年起至今,任教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多年以来,罗泰教授致力于中国青铜时代的考古学研究,特别关注学科之间的互补研究和考古学数据能够提供新信息的重要历史课题。
主要成就
先后出版《乐悬:编钟和中国青铜时代文化》、《宗子维城》等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罗泰教授为推动中美考古学界的研究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北京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合作考古项目的美方合作指导者之一,罗泰指导了长江流域古代制盐遗址的发掘工作,同时也是《东亚考古》杂志的创始编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