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倭五王

倭五王

倭五王是指《晋书》《宋书》等古代中国南梁史书中记载的倭国赞、珍、济、兴、武等五王。他们在413年至478年间,至少有九次遣使南朝,奉献贡品。

发展历史

倭五王是《晋书》《宋书》等古代中国南朝史书中有记载。

《晋书》:珍、、济、武、兴。

《宋书》:赞、弥、济、兴、武。

文献记载

据记载,倭五王在413年至478年间,至少有九次遣使南朝,奉献贡品。王名则按中国习惯称呼,日本后来改用天皇氏称呼后又有了对应的天皇年号。赞相当于应神或仁德、履中天皇,珍(也称弥)相当于反正或仁德天皇,济相当于允恭天皇,兴相当于安康天皇,武相当于雄略天皇。他们朝贡的目的,除了为了对抗当时正处在兴盛时期的高句丽,提高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国际地位外,还包括扩大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以及从中国引进技术和人才。

《梁书·诸夷传》中的记载提供了倭五王的继位关系:赞死后,其弟弥继位;弥死后,其子济继位;济死后,其子兴继位;兴死后,其弟武继位。这一继位顺序与日本史书中的天皇氏继位顺序相映照。

与日本史书映照

在日本史书中,倭五王的对应关系如下:赞乃仁德天皇履中天皇,珍乃反正天皇或仁德天皇,济乃允恭天皇,兴乃安康天皇,武乃雄略天皇。这些对应关系显示了古代日本与中国南朝之间的交流以及日本天皇制度的早期形态。

通过对比中国与日本的史料记载,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倭五王的历史地位以及他们在中日关系史中的重要作用。倭五王时期的朝贡行为不仅是政治和外交的手段,也是文化和技术交流的桥梁,对日本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