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洛阳营

洛阳营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第8师第23团第1营,即“洛阳营”,在洛阳战役中首先突破洛阳城的英雄集体。该营于1945年组建,参加过600余次战斗。在宿北、鲁南、泰安等战役中,都出色地完成了突击任务。

基本介绍

曾涌现出“首先突入枣庄的第一连”“团结模范连”“爆破模范排”“陈金合班”等19个英雄集体和张明、陈金合等近百名战斗英雄。1948年3月在洛阳战役中,担负突破洛阳东门的任务。东门是中国国民党青年军第206师守备的重点之一,工事坚固复杂。在东门外有铁丝网、拒马、外壕等多层障碍和暗堡,城门全被堵塞,城墙上枪眼密布。攻城前,该营详尽侦察城防设施,深入开展军事民主,反复进行爆破、突击演习。战斗开始后,在营长张明指挥下,3个连队紧密配合,冒雨连续突破10多道障碍工事,炸开两道城门,击退国民党军数次反扑,为后续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对保证战役胜利起了重大作用。同年7月7日,中国共产党华东野战军前方委员会授予该营“洛阳营”称号。

英雄人物

陈金合:陈金合,山东藤县人,从小失去父母讨过饭,做过长工,1939年入伍,1940年入党。1945年在柏山战役的关键时刻,陈金合抱起仅有的一个快速手雷,一手扶雷,一手拉弦,与敌人同归于尽,赢得了柏山战役的胜利。战后陈毅司令称陈金合为“彻头彻尾的共产主义英雄”,他所在的班被命名为“陈金合班”。

施吉鸿:施吉鸿是“洛阳营”“陈金合班”班长,在身患绝症情况下仍矢志爱军精武,《解放军报》头版头条以《士兵之歌》为题的长篇通讯报道了他的事迹,在全军引起强烈反响。

历史沿革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第8师第23团第1营,自1945年组建后,参加战役、战斗百余次,骁勇善战,以攻坚著称。在宿北、鲁南、泰蒙等战役中,出色地完成突击任务,先后涌现出“首先突入枣庄的第一连”“团结模范连”“爆破模范排”“陈金合班”等19个英雄集体和张明、陈金合等近百名战斗英雄。1948年3月,该营在洛阳战役中担负进攻洛阳城东门任务。河南洛阳为国民党军战略防御重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洛阳城东门又是全城守备重点,由国民党青年军第206师守备,工事坚固,城门封堵,城外设有铁丝网、拒马、外壕等多重障碍。第1营经过新式整军运动,官兵士气高昂。受领任务后,多次侦察城防设施,广泛开展军事民主,详细研究进攻方案,反复进行爆破和突击演习。11日19时攻城开始,该营3个连队在强大炮火掩护下,紧密配合,连续突破18道工事障碍,炸开2道城门,首先攻入城内。国民党守军组织炮火猛烈反扑,营长张明带伤坚持指挥,全营官兵顽强抗击,打退守军数次反扑,巩固住突破口,为后续部队开辟了进攻道路,对战役的胜利起到重大作用。同年7月7日,中国共产党华东野战军前线委员会授予第1营“洛阳营”荣誉称号。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洛阳营”,现为东部战区陆军海防某旅某营。

参考资料

洛阳市拥军慰问团慰问“洛阳舰”“洛阳营”“洛阳连”官兵.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12-27

洛阳营.洛阳营.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