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福建青年杂志社

福建青年杂志社

福建青年杂志社是共青团福建省委的下属单位,编辑出版有《青春潮》和《青年博览》两刊。《青春潮》的前身即《福建青年》,于1993年更改刊名为《青春潮》。《福建青年》坚持“鲜明党性、青年特点”,坚持“启迪思想、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增长知识”的办刊宗旨,影响了一大批青少年读者的成长,曾创下月发行量近70万册的最高记录,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简介

福建青年杂志社是共青团福建省委的下属单位,编辑出版有《青春潮》和《青年博览》两刊。

《青春潮》的前身即《福建青年》,于1993年更改刊名为《青春潮》。《福建青年》坚持“鲜明党性、青年特点”,坚持“启迪思想、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增长知识”的办刊宗旨,影响了一大批青少年读者的成长,曾创下月发行量近70万册的最高记录,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更改刊名后,在刊物原有品牌知名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崭新的刊物定位,以更青春、更积极、更时尚的面貌出现,反映时代蓬勃的发展,反映青年群体向上的活力,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1995、1997年连续两届被评为福建省一级期刊,1997年被评为华东地区最佳期刊。刊发的作品屡屡在各类评选中获奖,并有大量作品被其他报刊转载。

青年博览》创办于1985年,为综合性文摘月刊,它坚持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统一的办刊宗旨、以选摘、翻译国内外最新报刊图书资料中情趣高尚、知识丰富、艺术感染力强的精品佳作作为主要特色;侧重于正面引导,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感染和影响读者,用科学文化新成就、新探索开阔读者眼界,有很大的信息量,很强的可读性和长期保存价值,具有鲜明个性和旺盛生命力。《青年博览》在文摘报刊中创出了自己的优势,有许多佳作被海内外报刊转载,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曾三次被不同地区的读者评为“青年最喜爱的十大刊物”和“文摘报刊十佳”之一,1993年,《青年博览》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1994年被读者评为全国百家优秀期刊之一,1995年被评为福建省一级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1998年被评为全国百家重点社科期刊,2001年入选全国期刊方阵。自创刊以来《青年博览》的发行量稳中有升,居我省期刊发行量的前列。

数年来,福建青年杂志社举办的各类活动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反响,为刊物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得到了社会各阶层读者的一致好评。举办的“当代青年”小报告文学征文评奖活动、“台湾海峡两岸行”活动、“封面写意大家写”征文活动、“阳光”系列及“漂流瓶和千年桶”等活动,均在全国青年报刊优秀作品评选中获好活动奖;举办的“全国十大青年勇士”征文评奖活动引起海内外的关注;举办的“亚运知识有奖征答”、“申奥有奖征答”、“迎香港回归倒计时”活动、“闽西红色之旅”专题活动,有力地配合了宣传需要,并激起读者强烈兴趣;举办的“问题报告文学征文”、“小连环画征稿竞赛”、“中学生问题小说征文”、“福达杯青年摄影大奖赛”等十几项活动无一不受到社会的好评和读者的喜爱。

据不完全统计,登刊于两刊的文章在省部级以上评奖中获奖的有上百篇,被省级以上报刊、电台转载(播)的达数百篇之多。

在首届中国期刊展览评比中,《福建青年》曾受到中宣部领导同志的表扬,并以其新颖健康的艺术性获期刊整体设计二等奖;在各类奖帧设计评比中,两刊获得了百项奖励。

大事记

1978年10月,《福建青年》杂志复刊。

1982年至1989年,福建青年社连续三次被评为福建省新闻先进集体。

1984年,福建青年杂志社被评为全国新闻先进集体。

1984年,《福建青年》举办“当代青年”小报告文学征文评奖活动,此项活动获团中央全国青年报刊创新活动奖,人民日报作了介绍,中科院新闻研究所发表专论,并将文章结集出版。

1985年1月,《青年报刊选摘》杂志创刊。

1985年7月,《青年报刊选摘》改刊名为《青年博览》。

1985年,福建青年杂志社综合楼破土动工。

1985年,受团中央及全国青年报刊协会委托,承办第五届全国青年报刊年会。全国各地青年报刊总编汇聚福州市,研讨青年报刊发展趋势。

1986年,福建青年杂志社综合楼竣工,杂志社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1987年,《福建青年》杂志被评为全国最受大学生喜爱的十家报刊之一,团中央表扬其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结合得较好。1988年9月16日,团省委发出团闽委26号文件,表彰福建青年杂志社。

1988年,《青年博览》杂志被评为全国最受大学生喜爱的十家报刊之一。

1988年,福建青年杂志社举办台湾海峡两岸行活动。此项活动在全国青年报刊好活动评奖中,被授予全国五大好活动之一的奖杯,并被团省委通报表彰。方毅同志特地为活动题词,海内外20余家报刊作了报道,中国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多次播发活动新闻和专题节目。

1988年,福建青年杂志社举办“全国十大青年勇士”征文评奖活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作了宣传报道,新华社向全国发了通稿。海外20余家报刊登载,活动在全国产生较大反响,十大青年勇士应邀来榕参加颁奖大会。

1990年,《福建青年》举办亚运有奖征答,配合了宣传中心,参加者达3万之众。

1990年,第五期《福建青年》在全国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全国首届期刊展览整体设计评比中,获二等奖

1990年,福建青年杂志社举办“封面写意”征文活动,此活动获得全国青年报刊好活动奖。

1993年,《福建青年》杂志应广大读者要求,改刊名为《青春潮》。

1993年,福建青年杂志社组织福建省青年文艺工作者赴台访问。此项活动定名为“台湾海峡两岸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以期通过这项意义重大的活动,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尽早实现“三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等20余家报刊都作了报道,中国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播发活动新闻和专题节目。

1995年,福建青年杂志社举办“阳光”系列活动,此项活动包括了“阳光之旅”、“阳光青年”征文评奖活动、“太阳雨”送温暖活动三部分,弘扬正气,扬善抑恶,获“全国青年报刊好活动”的殊荣。

1995年,《青年博览》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的殊荣。

1995年,《青春潮》、《青年博览》双双荣获福建省一级期刊的光荣称号。

1996年,福建青年杂志社附属综合楼竣工。

1996年,由全国青年报刊协会主办,福建青年杂志社承办的“全国总编美编期刊艺术研讨会”在我省举行。

1996年,以福建青年杂志社编辑记者为主,以社长陈若辉为团长的福建青年新闻记者访问团赴新加坡马来西亚采访。

1997年,《青春潮》获福建省一级期刊的称号,并被评为华东地区最佳期刊。

1997年,福建青年杂志社建立编辑、办公的内部电脑网络。

1997年,以福建青年杂志社总编辑刘小敏为团长的“福建青年赴日访问团”赴日进行友好访问。

1998年,《青年博览》获全国百家重点社科期刊的殊荣。

1998年,我社在武夷山市举办了全国文摘期刊第九次理论研讨会。

1999年,福建青年杂志社综合楼扩建翻新。

1999年,《青春潮》编辑部为迎接新世纪来临,举办“漂流瓶和千年桶”活动,来自国内外的几十名著名学者、科学家及知名人士签名支持此项活动。活动获“全国青年报刊好活动”奖。

1999年,《青年博览》月发行量突破历史最高水平。

2000年,办公楼全面装修改造,为员工提供更为良好的工作环境。

2001年,《青年博览》入选全国期刊方阵。

2001年10月,联办《青春潮》共青号(内刊)

2003年8月,创办《青春潮》下半月版。

2006年7月,福建青年杂志社网站问世

2006年10月,《青年博览》下半月版问世。

版权信息

刊  名:《青春潮》 、《青年博览》

所属行业:新闻出版

福建青年杂志社

社长:陈若晖

副社长、总编辑:何阳

常务副社长:潘朝阳

副总编:王军、林公翔、林润翰

《青春潮》编辑部

主编:林公翔

责任编辑:罗西、黄颖

平面设计:朱功瀚

美术编辑:钟建东、潘智贤

电话:0591-87324348

电子邮件:qcc21cn@21cn.com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0132

国内统一刊号:CN 35-1157/GO

邮发代号:34-2

广告经营许可证:350000400053

编辑:《青年博览》上半月编辑部

主编:林润翰

编辑部主任:陈一鸣

责任编辑:吴淑贞、林筠昕

美术编辑:黄文红

电话:0591-87300242

编辑:《青年博览》下半月编辑部

主编:林润翰

编辑部主任:尚昱

责任编辑:李剑、郑夷

美术编辑:潘智贤、朱功瀚

电话:0591-87385206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4558

国内统一刊号:CN 35-1167/GO

邮发代号:34-44

广告经营许可证:350000400053

广告总代理:广州金喉舌广告有限公司

主管:共青团福建省

主办:福建青年杂志社

社址:福州市金鸡山路23号

传真:0591-87385118

国内总发行:福州市邮政局

订阅、零售:全国各地邮局(所)

邮购:福州市金鸡山路23号福建青年杂志社

邮编:350011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