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属于早期胃癌的初发阶段,一般将胃癌病灶直径在5毫米以下者称为微小胃癌。发病率:男性占大多数,男女比例约为4.3:1,40岁以上发病率随年龄递增,发病高峰在50~69岁,微小胃癌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0.9岁。好发部位:胃中部最多,下部次之,上部最少见。大体类型:平坦型、凹陷型和隆起型。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普遍认为,其发生与不良饮食、感染、胃癌家族史以及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肠化生等胃癌前疾病等密切相关。临床症状:可有食欲下降、胃胀满隐痛等症状,也可完全无症状。治疗:主要采取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可配合中医药治疗调理整体身体状况,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危害:微小胃癌如果未及时治疗,可发生扩散、转移,严重时危及生命。预后:微小胃癌绝大多数限于黏膜层而无淋巴结转移,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100%,但要注意定期复查。如果肿瘤侵及黏膜下层者,或有淋巴结转移者,预后较差。

就诊科室

病因

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

胃肠癌家族史

胃的癌前疾病

情志因素

症状

检查

诊断

分型

鉴别诊断

治疗

危害

预后

预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