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枝松鼠图
《桃枝松鼠卷》是元代画家钱选创作的一幅花鸟动物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中一株桃枝,枝上桃叶披盖,桃果结实鲜嫩。一只松鼠攀附在桃枝上,桃枝似乎随之颤动。松鼠长尾𫛭蓬松,高高翘起,四肢紧紧抓住树枝,正小心翼翼向桃子行进。该画不设背景,用没骨法画出松鼠和桃枝,设色清丽,颇有情趣。
画作内容
此图描绘了在结着肥美鲜桃的桃枝上,一只松鼠栖伏其间,正欲窃食桃果的情景。松鼠蹑手蹑脚,小目圆睁,直视鲜桃,长尾翘起,正欲前行。
此图无款,朱文“舜举”、“翰星流囗”印。
后幅有明欧大任的跋语:“玉潭翁画鼠,天机所到,真能烂然,不落绘家蹊径,写物之佳境也,寥寥数笔,诚自可宝”。
创作背景
钱选花鸟毛师赵昌。赵昌乃宋花鸟画大家,其风格与黄筌、徐熙不同,尤重写生,有“逼真”之能。而钱选的花鸟画较赵昌又有了很大提高,其折枝法在写生基础上更经过了艺术提炼,删繁就简,突出了画面的意境情趣。这个转变,除与钱选本人“天机”有关,也与元初花鸟画渐变简逸的时代画风分不开,这些从《桃枝松鼠图》中就可以看出。
钱选其画人物多以竹林七贤、陶渊明、卢仝等隐士为题材,山水则以山居、桃源为多,画花鸟多折枝,注重作品的意境情趣。《桃枝松鼠图》是其花鸟画中的代表作。
艺术鉴赏
形象
画中桃枝枝头缀有两个成熟硕实,一只松鼠正沿着细嫩枝条涉足向前,意欲窃食,枝条在松鼠及果实的重量压迫下呈弯曲状,似乎只要松鼠稍一前进就会枝断鼠落,所以尽管松鼠与桃实间相距很近,但要吃到它是相当困难的。至于松鼠最终能否吃到桃子,这就留待读者自己去猜度了,作者之妙意当在于此。画面刻意表现了松鼠馋涎欲滴、双眼紧盯鲜润的桃实而又不敢纵身向前之神态。此图用笔工致,但构图疏简,寥寥几笔枝叶,突出了鼠、桃之主题。
构图
桃枝枝头缀有两个成熟硕果,一松鼠攀附枝上,作欲取食状,枝条在果实和松鼠的重压下呈弯曲状,似乎只要松鼠欲进一步就会枝断鼠落,尽管松鼠与桃果间距离很近,但要吃到果实却是相当困难,至于松鼠是否能吃到桃果,这就留待读者自己去揣摩了,作者的妙意当在此。整个画面布局疏落有致,用笔细劲,构图疏简得宜,寥寥几笔枝叶,点出了鼠、桃之主题。在洁净的背景上,用工整的没骨法画出松鼠和桃枝,只在桃实、叶脉上略用线勾,使形象突兀于画面之上,使观众的视觉上造成强烈的印象。在构图上,那翘起的肥大鼠尾正和向右上角斜插上去的桃枝取得平衡,这又体现了在写实中富有装饰味。
名家点评
当代书画家陈振濂:当松鼠蹑手蹑脚地把目光对准那两枚熟得透润的桃子时,观众的注意力也被随带而去,在画面上,这就是以动制静的效果。松鼠爪足的收缩与细劲,不但刻画出这种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的生理习性,也使觊觎与垂涎变得更神秘,更有一种诱人的气氛。至于鼠尾的高耸,则具有对比的效果,虽然它本身并非重要;但一则对整个画面起到一种平衡的作用,使左、右两端基本比较均衡,二则也使松鼠头部的收缩与足爪的收缩显得更强烈;尾松头紧,正是理想的动态动势的刻画,因此,这乱蓬蓬一团尾巴绝非是可有可无的。
作者简介
钱选(约1239一约1300年),南宋画家。字舜举,号玉潭、香川翁、习懒翁等,湖州市(今属浙江省)人。南宋景定乡贡进士。南宋亡,坚持气节,隐于绘事。擅人物、花鸟、蔬果和山水,笔致细柔劲密,着色清丽,出于南宋画院“近世”画体而有装饰味。倡言作画要有“士气”,力求摆脱南宋画院中陈习,主张参酌北宋、五代十国及唐人之法。精音律之学,能诗。存世作品有《桃枝松鼠图》《浮玉山居图》《花鸟图》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