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承昭
毕承昭(1813-1862),字曼年,号香南,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市文城东关(今文登市文山村)。他是清朝时期的官员,曾担任安徽布政使、代理巡抚以及广东布政使、代理巡抚等职务。
人物简介
毕承昭自幼跟随父亲在扬州接受教育。他在道光年间成为拔贡,并被授予浙江桐庐知县一职。之后,他又升迁至定海同知,并一度代理宁波知府。在他任职期间,鄞县发生了一场因税收问题引发的民众抗争事件,毕承昭亲自前往现场,成功说服了抗议者,从而化解了危机。因此,他获得了提升,先后担任宁绍道台、安徽按察使和浙江布政使。1854年(咸丰四年),他转任安徽布政使并代理巡抚。面对当时农民起义军的强大压力,毕承昭积极筹措军粮,支持前线作战,同时参与镇压起义活动。尽管如此,他对某些人的行为持有个人看法,比如对李鸿章的态度就较为轻蔑,相比之下,他更愿意接纳同样来自山东的马新贻作为自己的学生。1861年(咸丰十一年),由于母亲年迈,毕承昭选择辞职归乡。此时,捻军势力已经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为了保护家乡的安全,他联合其他乡绅,在昆嵛山一带组织防御力量,防止捻军向东扩张。最终,毕承昭在家中去世。
家庭背景
毕承昭的父亲毕以恒在其职业生涯中曾担任两淮新兴盐场大使,并且代理过草堰场丰利场的大使职位。
参考资料
山东省-威海-文登区 毕承昭-族谱网.山东省.2024-09-19
毕承昭(1813—1862.10).威海市人民政府.2024-09-19
毕承昭(1813—1862.10).威海党史史志网.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