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边灵芝学名叫做白灵侧耳,又名天山神菇,其子实体洁白如雪、肉质细腻、口感脆滑、菌肉肥厚,是一种食用及药用价值都很高的大型真菌

形态特征

子实体一年生,有柄,木栓质到木质。菌盖近圆形到椭圆形,4.5-8.5×3-6cm,厚2-10mm,上表面淡红褐色到褐色,趋向边缘具有狭窄的白色环带,具弱光泽和不明显的同心环沟,边缘薄,菌肉厚1-3mm,上层深木材色,接近菌管具薄的淡褐色层。菌管浅灰褐色,长1-7mm;孔面浅黄色;孔口近圆形,每毫米4-5个。菌柄偏生到侧生,圆柱形,不规则,淡黑褐色,具强的似漆样光泽,长7-10cm,粗8-15mm。\u003cbR\u003e 菌丝系统三体型。生殖菌丝无色,薄壁,粗3.5-5.5μm;骨架菌丝浅色,厚壁,分枝,粗3.9-6μm,缠绕菌丝浅色,厚壁,扭曲,分枝,粗1.7-3.2μm。孢子卵圆形,顶端钝,浅褐色,双层壁,外壁平滑,透明,内壁具明显的小刺,9.5-13.4×6.7- 8.8μm。

生长环境

白边灵芝属高温性菌类,在15~35℃之间均能生长,适温为25~30℃。子实体在10~32℃的范围内均能生长,但原基分化和子实体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28℃。低于25℃,子实体生长缓慢,皮壳色泽也差;高于35℃,子实体会死亡。野生灵芝生长需要较高的湿度。随着昼夜温差的增大,菌丝长满袋的时间延长。

菌丝生长期,要求培养基含水量为55%~60%,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子实体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90%~95%。如果低于80%,子实体会生长质量不良,菌盖边缘的幼嫩生长点将会变成暗灰色或暗褐色。

白边灵芝是好气性真菌,它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需要新鲜的空气。尤其是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对二氧化碳更为敏感。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至0.1%时,子实体就不能开伞,长成鹿角状分枝,含量达1%时,子实体发育极不正常,无任何组织分化,形成畸形。

白边灵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线非常敏感,光线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无光黑暗条件生长速度最快,当照度增加到3000勒克斯时,生长速度只有全黑暗条件下的一半。子实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光照,在1500~5000勒克斯,菌柄、菌盖生长迅速,粗壮,盖厚。

主要价值

白边灵芝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及药用价值。

特性描述

具体用途 食用菌

生物安全等级 四类

寄主中文名称

致病对象 无

致病名称

传播途径与感染方式 空气

分离基物 土壤

采集地区 安徽

培养基编号 0014

培养温度 28℃

中国分布 贵州兴义何绍昌 H531(模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