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噪声
人为噪声是指由机器或其他人工装置产生的电磁噪声。
特征
人为噪声是指各种电气装置中电流或电压发生急变而形成的电磁辐射。这种噪声电磁波除直接辐射外,还可以通过电力线传播,并由电力线和接收机天线间的电容性耦合而进入接收机。如电动机、电焊机、高频电气装置等产生的火花放电形成的电磁辐射。
分类
噪声污染按声源的机械特点可分为:气体扰动产生的噪声、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液体撞击产生的噪声以及电磁作用产生的电磁噪声。噪声按声音的频率可分为:400Hz以下的低频噪声、400~1000Hz的中频噪声及1000Hz以上的高频噪声。
来源
在移动通信中,人为噪声主要是车辆的点火噪声。这种环境噪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车辆的流量。一般情况下,交通流量越大,噪声电平越高。由于人为噪声的源的数据和集中程度随地点和时间而异,因此人为噪声就地点和时间而言,都是随机变化的。统计测试表明:噪声强度随地点的分布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
危害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音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噪音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三个主要环境问题。
听力损伤
噪音是伤害耳朵感声器官(耳蜗)的感觉发细胞(sensory hair cells),一旦感觉发细胞受到伤害,则永远不会复原。感觉高频率的感觉发细胞最容易受到噪音的伤害,因此一般人听力已经受噪音伤害了,如果没有做听力检验却往往不自觉,直到听力丧失到无法与人沟通时,却为时已晚。早期听力的丧失以4000Hz最容易发生,且双侧对称(4K dip)。病患以无法听到轻柔高频率的声音为主。除非突然暴露在非常强烈的声音下如枪声,爆竹声等,听力的丧失也是渐进性的。
心脏血管伤害
急性噪音暴露常引起高血压,在100分贝十分钟下肾上腺激素则分泌升高,交感神经被激动。在动物实验上,也有相同的发现。虽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不一致,但几个大规模研究显示长期噪音的暴露与高血压呈正相关的关系。暴露噪音70分贝到90分贝五年,其得到高血压的危险性高达2.47倍。
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噪音,我国著名声学家马大猷教授曾总结和研究了国内外现有各类噪音的危害和标准,提出了三条建议:
1. 为了保护人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噪音的允许值在75~90分贝。
2. 保障交谈和通讯联络,环境噪音的允许值在25~50分贝。
3. 对于睡眠时间建议在35~50分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