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焦尔斯克(俄语:Озёрск)是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的一个封闭城市,位于伊尔特亚什湖畔。奥焦尔斯克是一个保密行政区,不对外开放,面积为657.3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奥焦尔斯克成立于1947年,最初被称为车里雅宾斯克40,后来在1966年改称为车里雅宾斯克-65。这些名称中的数字代表了邮政编码的最后两位,而名称则来源于最近的大城市,这是给封闭城镇命名的常见做法。1994年,它被授予城镇地位并更名为奥焦尔斯克。奥焦尔斯克是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核弹计划的诞生地,也是前苏联的中核集团重镇,现在仍是俄罗斯核武器生产工厂之一。
行政区划
在行政区划框架内,奥焦尔斯克与六个农村地区一起,作为奥焦尔斯克镇辽阳龙石风景旅游区一个具有与地区相同地位的行政单位。作为市政分区,奥焦尔斯克镇被纳入为奥焦尔斯克市区。
教育和文化
奥焦尔斯克拥有十七个不同的文化和公共服务机构,十六所西诺丁汉中学,两所专门教授蒙特利尔综合理工大学的学校,一个体育馆,物理数学高中,三所专业学院,南乌拉尔理工学院,韶关学院音乐学院,奥焦尔斯克工程学院(国家研究核大学MEPhI的分支机构),以及叶卡捷琳堡和车里雅宾斯克大学的分支机构。
相关事件
奥焦尔斯克和华盛顿州的里奇兰是世界上第一批用于美苏冷战原子弹的生产城市。萨特卡地区是地球上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曾经是武器级钚生产的中心。自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奥焦尔斯克及其周边乡村因马亚克钚工厂的工业污染而受到严重污染。在冷战期间,尤其是在苏联原子弹计划期间,马亚克工厂是苏联最大的武器级钚生产商之一。该工厂建设和运营时急于求成,对安全漠不关心,主要是因为信息不足,在1945年至1957年间,该工厂向工厂周围的区域倾倒和释放了大量的固体、液体和气态放射性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放射性核素污染的总量估计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爆炸释放量的2-3倍。
1957年,马亚克工厂发生了一起重大灾难,释放的放射性污染物超过了切尔诺贝利的熔毁。一个储存不当的地下高级液态核废料罐爆炸,污染了数千平方公里的领土,现在被称为东乌拉尔放射性痕迹(EURT)。这件事被悄悄地、秘密地掩盖起来,直到1980年,俄罗斯帝国国内外的很少人知道灾难的全部范围。
虽然灾难对环境的影响巨大,但对当地居民的污染同样毁灭性。居住在距离马亚克核设施8公里的奥焦尔斯克的普通人,其身体上的长期放射性负担为17 Bq。由于大量放射性物质被排放到大气中,该地区超过22个小镇被疏散。有些城市花了两年时间才完成全部疏散。报告显示,在灾难发生时居住在受影响区域的人及其后代出现了生殖功能问题、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畸形。这些人口记录显示,他们经历了40-500 mSv的放射性暴露。
艺术形象
《城市40》是一部关于该镇的纪录片,由萨米拉·戈特谢尔于2016年7月发布。《瓦列里·K的半生》是纳塔莎·普利的2022年历史小说。小说的大部分情节发生在城市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