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莲上村

莲上村

莲上村,是湘桥区意溪镇下辖的行政村。为城乡结合区,与下坪村、西都村、四宁村、锡美村、古庵村、后径村、桂坑村相邻。2020年12月29日被广东省爱卫会授于2020年广东省卫生村荣誉称号。2019年9月莲上村上榜2018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名单。附近有别峰古寺、石庵、刘英发墓、海角山贝丘遗址、上津方伯第等旅游景点,有潮州柑潮州工夫茶、潮绣、护国菜老婆饼等特产。

正文

:“意溪镇莲上村是一个小山村,村子(乡里)不大,但每家每户都有从事木雕的艺人。莲上村的潮州木雕业历史悠久,约有1000余年的历史。到了清末民初最为鼎盛,这里已孕育出张鉴轩陈舜羌陈培臣等几代工艺美术大师。由于莲上村木雕艺术的影响和辐射,意溪镇形成了一个木雕加工群落,今年7月,意溪镇还被授予"广东省木雕之乡"的称号。在这一期的节目里,我们一起走进潮州木雕之乡莲上村。”

这是莲上村的一个普通下午,宁静的小山村不时传出"笃笃、笃笃"的声音,陈书锦家里的木雕作坊又开始劳作了。

这位正聚精会神刻着木雕的小青年,就是陈书锦的大儿子陈树典。从小在乡里耳濡目染,陈树典也喜欢上这门技艺,这个就是他的处女作。他没有跟父亲学做仿古木家俱。

陈树典:“村里的人在做木雕,我碰到的都是做木雕的,我自己又喜欢画画,我看了就喜欢上(木雕)。对做家没有兴趣,雕刻花鸟的比较有趣”

跟乡里的前辈师傅一样,陈树典选用来自江西省的樟木原材料,手头的雕刻刀具则有几十种, “平刀”、“斜刀”、“胡”、“圆”是最常用的刀法。木雕制作是纯手工活,完全靠自己一双手,一副刀具来完成。

陈树典:“开始手都磨到起泡,长了很多硬茧。开始雕的"蟹"都不像,四四方方的,后来边做边好了,既然喜欢了,就要干到底。”

陈树典看上去有点腼腆,他说现在主要还是在摹仿前辈的作品,要学的东西很多,比如木雕的造型结构、经络布局、人物组合等等。家里这些木雕摆件都是他做的,有的还是半成品,但都"成模成样"了。他还拜工艺大师陈培臣为师,期望自己技艺有个长足进展。

陈树典:“后来到臣伯那里拜师,他是同乡人,他那里(木雕)实物多,我不会的地方就能请教。师傅也多,对以后自己的技艺提高(有帮助)。学图画、学设计,提高今后构图的技巧。”

父亲陈书锦的功夫手艺主要是做木工,他做的仿古家具也融合着木雕的工艺。但手工制作在机械化生产的冲击下,生意也越来越难做。做了大半生的活,赚的钱除了养家糊口,就盖了这座宽敞的新房。对儿子没有继承父业而学起木雕,做父亲的开始并不支持,但后来看到儿子的专心和热忱,也就支持儿子的选择,毕竟是有点相通的行当。

陈书锦:“父子合作这种木工活也合不来。莲上村要成为木雕村,这是有利条件,我就支持他去学去做,在工艺大师那里学做(木雕),一定能学到手艺。一代传一代,没有去学,就要(失传)。”

潮汕地区的房屋建筑、祠堂以及门窗桌椅有用木雕做装饰的习俗。历史上,莲上村的木雕主要用于建筑装饰,包括庙宇、祠堂、民居三个方面。民国初年,潮汕地区经济再度繁荣,尤其是旅居东南亚的华侨、潮商崛起富甲一方,财力雄厚,于是携财回乡,兴建寺庙、建筑祠堂、置造豪宅成风,为光宗耀祖大兴土木、造园建屋,数量数以万计。这从客观上带动了木雕行业的旺盛,为莲上潮州木雕提供了发展空间,那时全村有10多个木雕包工头到外面承揽工程,促进了莲上木雕工艺队伍的不断扩大。他们活跃在潮汕地区福建省部分地区,使莲上木雕远近闻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潮州木雕之乡。

陈丁有:“当时兴旺时村里就有30多人在外面做(木雕),还不算河内片十多个村的人。盖大屋,雕刻花鸟,要么是大屋、要么是老爷宫、要不就是客厅。一处过一处,(一处)做完后,就到汕头林姓处做,做完后就到樟林那里做,一处到过一处。”

莲上村人木雕艺术的又一大发展,是把建筑上雕饰艺术发展成为完美的艺术摆件,翻开了木雕史上崭新的一页,他们创作出剔透玲珑,具有三维空间欣赏视角的圆雕蟹篓。这款圆篓造型完美,结构严谨,螃蟹、竹篓形象逼真,姿态万千,惟妙惟肖。1979年,村成立"特种工艺小组",他们制作的工艺品还飘洋过海,一度是进出口公司的抢手货,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海外客商也慕名前来订货。

陈丁有:“1979年开始,开始有好几个人,陈舜羌父子、我们父子和陈成波等。做木头几、花架几、蜡石座、木雕摆景,如"火焰山"、"西游记",做后上油去出口。一个樟木头镇,一大块,设计成"火焰山",陈舜羌技术高,说这木头做成"火焰山",上面做一只猴子,这件工艺品当时卖700多元,当时700多元不得了。”

现在,莲上村真正在家里做木雕的村民并不多,大多数人是到城里的木雕工场打工。而真正留在村里的木雕艺人也就只有五、六位,而且大多做些零碎的加工活,这里头,有用苦树木做弦具柄的陈成伟;有雕花好手陈年鹏;有在家加工蟹篓的陈培丰;有做木雕壁筒、龙头的张学平。

在莲上村,大多男人都会做木雕,有些人因为带着手艺走出村子(乡里),到城里开办工厂或者别的什么机缘,也就出了名。但村子里依然回响着阵阵槌声,木雕的锤凿声将会长久地流淌于家乡的山山水水之间,雕锤将永远撞击着家乡人心底深深的渴望。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