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溪航道曾是福建省莆田市的重要水上交通线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然而,随着公路运输的发展,这一航道逐渐被废弃。
自然地理
木兰溪发源于西苑乡仙西村黄坑,流入莆田县境内后,形成了约30公里的航道。沿线分布有多处码头,包括会仙、南门、坝下、石马、盖尾、杉尾等地。河道在不同季节的水位变化较大,雨季时可达4米高,而枯水期则降至0.20米。这种水位的变化使得航道能够容纳2-3吨级别的船只通行。
历史变迁
自1949年起,随着流域内水库建设和水电站的兴建,木兰溪的河道开始出现淤积现象,水位也随之降低。这导致了航道长度的缩减。到了1960年,仅有坝下至仙潭之间的15公里航道仍能通航。然而,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太久,到了1969年,只剩下石马至仙潭之间10公里的航道还能使用。最终,由于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木兰溪航道几乎全部废弃,成为了一段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