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口乡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雄县北部,南距县城18下米,东与米家务镇接壤,南连大营镇,西邻白沟新城,北接高碑店市张六庄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千米,由雄安新区代管。乡政府驻地为北沙口村

历史沿革

北沙口乡原属新城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5月,划入雄县。

1953年,设北沙口乡。

1958年,属大营人民公社。

1961年,析建北沙口人民公社。

1984年,改置北沙口乡。

自然地理

北沙口乡地处海河流域平原,地势西高东低。该乡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约为12.5℃,有效积温2500多℃,年降水量约600毫米,无霜期约132天。境内有雄固人工友谊河和南水北调引水支干渠。

水文

北沙口乡境内有雄固人工友谊河,长2千米;南水北调引水支干渠,长3.6千米。

自然灾害

北沙口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蝗灾等。

自然资源

北沙口乡主要自然资源为地热资源,北沙口村有地热井。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末,北沙口乡辖北沙口、辛庄、东留官营、南沙口、西留官营,东龙堂、中龙堂、西龙堂、龙王庄、茫茫口、大庄、小庄12个村民委员会。截至2020年6月,北沙口乡辖12个行政村,包括北沙口村、南沙口村、辛庄村、东留官营村、西留官村、东龙堂村、中龙堂村、西龙堂村、王庄村、茫茫口村、大庄村和小庄村。截至2020年6月,北沙口乡辖12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北沙口村。

人口

根据2002年的数据,北沙口乡的人口约为2万人。截至2013年末,北沙口乡辖区总人口2391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300人,城镇化率32%。另有流动人口1256人。总人口中,男性13470人,占56%;女性10449人,占44%;14岁以下3645人,占15%;15~64岁人口14351人,占60%;65岁以上5923人,占25%。总人口中,汉族人口22754人,占总人口的99%;满族220人。2013年,北沙口乡人口出生率14.76%,人口死亡率6.92%,人口自然增长率7.8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58人。截至2018年末,北沙口乡户籍总人口24717人。

经济

2013年,北沙口乡农业总产值1.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50元。工业生产总值9.8亿元。

2018年,北沙口乡有工业企业70个,其中规模以上5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第一产业

2013年,北沙口乡耕地面积3.81万亩,全部为水浇地。北沙口乡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番薯、花生等为主,生产粮食2.514万吨,人均1094千克

北沙口乡畜牧业以饲养猪、羊、家禽为主,猪存栏量3500头,羊存栏量2200只、蛋鸡饲养量11000只。

2013年,北沙口乡新打机井105眼,埋设防渗管道174.6千米,土地整理700亩,科技示范推广1万亩。南沙、中龙、西龙、东龙、西留、龙王庄、沙辛庄、茫茫口等8个村完成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实现全乡有效灌溉面积36360亩。大中型农机具690台套,配套机井581眼。

第二产业

2013年,北沙口乡工业以电力电线器材、箱包加工、箱包配件业为主导行业,拥有企业627家,从业人数6270人,其中工业企业81家,从业人数2560人。北沙口乡电力电线器材行业有规模企业厂家5家,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3000万元以上企业4家。北沙口乡箱包加工企业35多家,形成学生包、腰包、旅游箱、包装箱为主的箱包加工业,年产值2亿元。

第三产业

2013年末,北沙口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2万元。城乡集贸市场5个,年成交额1200万元。邮政局1个。电信服务网点32个,固定电话用户3950户,电话普及率55%;移动电话用户1.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2100户。

社会事业

北沙口乡在教育、体育、文化和医疗卫生方面均有所建设。2013年末,乡内有幼儿园7所、小学8所和初中1所,教育经费达到831万元。医疗卫生机构共21个,提供了基本的医疗服务。截至2013年末,北沙口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22户,人数29人,支出8.65万元,比上年增长0.08%,月人均240元,比上年增长60%。医疗救助16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01人次,共支出4.91万元,比上年增长3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43户,人数644人,支出95万元,比上年增长33%,月人均122元,比上年增长5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7.4万元。农村五保57人,支出17万元。敬老院1家,人住老人5人。贫困户危房改造40户,改造补助资金47.72万元。

交通运输

境内有国道G112和省道S333公路过境,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人文

北沙口乡有多种地方特色美食,包括炸千子、薰泥鳅和春不老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