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巷公祠
伟巷公祠始建于清代乾隆三十七年(1772),至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建造者是陈姓伟巷公的后裔。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相山镇相山山麓
简介
伟巷公祠始建于清代乾隆三十七年(1772),至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建造者是陈姓伟巷公的后裔。1921年,族人重修宗祠。据说当年的设计者请的是南京的李东浩,他是上海市某学校建筑系的毕业生,曾在南京设计了多栋高层建筑,他长期客居上海等地,还到过西欧,他从事的美术创作和建筑设计多次获奖。族人还请来本县建筑名家率队施工,两年后,他们在村里建起了这座融合了中国楚地文化和西欧风格的建筑。
建筑结构
伟巷公祠有两层楼,二层上的窗户全是欧式建筑风味。一层的大门是木制的,但也凸现了中西文化的结合:那厚重的杉木王大门、石头门框和高高门槛、两侧门墩,是流行江南的石库门。饰于门楣、门框的双凤朝阳、麒麟献瑞的浮雕,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门楣上方,正中浮雕的几何图形图案,又是西方的建筑装饰。
浯漳村
漳村历史悠久,人丁兴旺,现全村共有2600余人,分为12个村民小组,在浯漳村,97%以上都是陈 浯漳村中西合壁的“伟巷公祠”
姓,全村共有大小7座古聂氏宗祠。未到浯漳村,远远可看见村口有座新建成的牌坊式建筑物,牌坊气势恢弘,名曰“聚仙门”。牌楼两旁还建了两只凉亭,凉亭上雕梁画栋,甚是美观。
从第一座祠堂往东行50米,就可以看见一座中西合璧的祠堂了,祠堂的正大门上刻有“伟巷公祠”字样。伟巷公祠有两层楼,二层上的窗户全是欧式建筑风味。一层的大门是木制的,但也凸现了中西文化的结合:那厚重的杉木王大门、石头门框和高高门槛、两侧门墩,是流行江南的石库门。饰于门楣、门框的双凤朝阳、麒麟献瑞的浮雕,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门楣上方,正中浮雕的几何图形图案,又是西方的建筑装饰。
从伟巷公祠出来,再行100米,就是该村三大聂氏宗祠所在地,“陈氏大宗祠”、“贡公祠堂”和“舍公祠堂”,这三座祠堂规模宏大,有的内部还建有大戏台,引人注目,三大祠堂均坐北朝南。乾塘陈氏大宗祠装饰讲究,大门两边的墙柱上,塑有蟠龙图案,尤以龙身镶满瓷片,尽管是雨天,在散射光的辉映下,宛如片片龙鳞闪闪发光,门楣上方及大门两侧,塑有民间传说和历史人物图,皆形象生动,活灵活现。
据说,现在祠堂多用于四时八节祀祖和聚议宗族事务。如今,贡公祠堂已被作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大聂氏宗祠所在地是村子的中心地带,聚集了许多村民,这里也是商贸中心和村民的娱乐中心,三大祠堂里摆满了商铺,有卖服装的、有卖肉食蔬菜水果的、有卖卤菜腌制品的,祠堂里还有一家铁匠铺子,正在叮叮当当打铁。
参考资料
新浪.blog.sina.com.cn.2011-01-19